南京一工地现千年"馒头窑" 地处房产工地内急需保护

21.12.2014  10:06

        

  新华报业网讯 最近,考古部门在南京栖霞区仙林湖,发现一处古窑遗址,可能上溯至一千年前的宋代。近200平方米的发掘范围内,两座“馒头型”的窑室紧挨着并排而立,内部保存着大量古砖,整体形制较为完整。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由于地处房地产开发项目内,古窑遗址急需保护。目前,栖霞区文化旅游局已经介入,回填、迁移,还是原址展示,文物部门将尽快拿出方案。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可文/摄

   馒头窑”曾有9个排气“烟囱

  经天路地铁站东北方2公里,仙林湖、广志路南侧的闲置地块内,随处可见考古勘探时,探铲打下的直径5厘米探孔。

  目前发掘已经结束,整个遗址面积接近200平方米。两座古窑大小形制相似,依次呈现出入口处的工作间、窑门、窑室、火膛等组成部分。古代中国人烧造砖瓦、瓷器,就是依照这个顺序,将坯体放入窑室,加热成型后再取出。

  在窑室底部的砖墙上,有8组竖起摆放的青砖,每组由两块砖紧贴着,造型与今天的水坝非常相似。专家介绍,这样摆放就形成了9条烟道。而砖墙后面的空间就是“火膛”。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浓烟就从这里排到空中。

  记者注意到,两座古窑的窑室与火膛组合在一起,近似圆形。这是中国古窑中一种典型的“馒头窑”。完整的馒头窑,窑室还有“穹顶”,使其在地面上以半球体的形状呈现,但时过境迁,“穹顶”早已消失无存,但因填埋保留下来的残件,依旧勾勒出古窑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