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药乡”甘肃岷县药贱伤农 官方拟“标准”转型

15.07.2015  01:08

  7月13日早晨,甘肃岷县“中国当归城”里的“繁忙”场景。冯志军摄

  7月13日早晨,甘肃岷县“中国当归城”里的“繁忙”场景。冯志军摄

  7月13日早晨,甘肃岷县“中国当归城”里的“繁忙”场景。冯志军摄

  中新网甘肃岷县7月14日电(冯志军高莹)中药材种植不仅是甘肃岷县上千年的传统,亦是绝大多数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今年以来,素有“千年药乡”之称的这里出现大规模药材滞销现象,随着今年种植的新药材临近收获“上市”期,从种植农户到药材商贩纷纷表示“很受伤”。

  7月中旬的清晨,天色尚未完全转亮,岷县药农梅有忠驾驶着载有600多斤当归的三轮摩托车,早早地赶到当地“中国当归城”。尽管一早上不间断的吆喝叫卖使他的嗓子听上去已有些沙哑,但直至交易市场临近闭市的上午10时许,尚有超过一半的药材静静地“”在车里无人问津。

  今年以来,梅有忠已有过多次类似这样早起“抢买家”的尝试。“这些都是去年压下来的药材,价格已经忍痛压至成本价以下了,但还是卖不出”,守候在市场近5个小时后,梅有忠望着人流渐散的背影一脸沮丧。他想不明白,近年持续走俏的中药材为何会突然失去“市场”?

  “中药材种植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主要营生,修房、孩子上学等全都靠它。”42岁的梅有忠将中药材视为一家人生计的保障。他告诉中新网记者,岷县当地民众几乎都在种植中药材,但今年以来价格下跌得太厉害,不足往年一半,家家户户都在“硬撑着”,实在“撑不住”的只得低价亏本出售。

  梅有忠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正常情况下,每公斤中药材的成本价在25元上下,但当日他标出21元左右的“低价”依然很难吸引买家。“这样算下来,家里的七八亩中药材要赔近两万块钱,今年算是白忙活了。”他苦笑道。

  相比梅有忠“忍痛贱卖”的无奈,当日与他同来的多名药农由于坚持“保本”的底线,直至药材交易市场“打烊”前,依然未能开张。

  位于岷县县城的“中国当归城”是集药材交易、加工仓储、货运会展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中药材经济开发区,常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药商和甘肃、青海、四川等地的中药材来此交易。

  中新网记者近日清晨走访这个中药材交易市场看到,满载着各类中药材的车辆将这个占地约百亩的交易城变成了“停车场”,穿梭其间的如织人流或询问价格、或过秤定价,加之大小药材铺子外人声鼎沸的药材加工场面,构成一幅繁荣的交易景象。

  “比起往年那种红火的场面,现在已经算是比较冷清的了。”在此经营中药材生意30余年的药商朱泉告诉中新网记者,往年这个时候,这里的200多家大小商铺都在加紧进货、出货,但现在一早上只有十来户在进行交易,大多数属“观望”。面对不景气的市场行情,甚至还有不少商铺索性选择暂时闭门歇业。

  常年做中药材收购加工生意的朱泉与深圳、广州、榆林等地的药商联系密切,但今年以来的“联系”日益稀疏。他根据自己亲生经历形容眼下的“萧条”说,往年此时的各大商铺忙得都是一身泥一身土,上午过秤下午装包,仓库里一般很难有存货,但今年前来采购的客商明显减少了,时常出现“供大于求”。

  “原来40多块钱的党参现在只卖20多块,价钱掉一半还大量积压着呢。”朱泉谈及岷县中药材出现大量滞销的原因时分析称,包括青海、四川、宁夏、内蒙古等甘肃周边地区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近年不断扩大,不少中药材选择运至“中国当归城”进行销售,货源充足导致价格不断走低。

  甘肃是中国药材主产地之一,全省药材品种在1500种以上。据统计,该省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0%,居全国药材种植前列。其中,当归产量占全国的95%,党参产量占全国的60%,黄(红)芪产量占全国的50%。素有“千年药乡”之称的岷县是甘肃中药材主要种植区域。

  “今年岷县的中药材价格比较低迷,整体比去年下降10元至20元左右。”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局负责人陈继尧向中新网记者分析称,外省中药材生产面积不断扩大对本地市场冲击影响非常大,加之国家对中医药方面的宏观政策下,“标准化建设”对中药材品质监管非常严格,加工企业不能在市场上“随意进货”。

  陈继尧解释说,大多数中药材加工企业如果要进行生产,必须要从拥有中药材“身份证”的农户手里购买,而市场上的中药材大多“来路”不清楚,品质上不敢保证,所以这对市场交易也有影响。

  陈继尧表示,按照国家出台标准,目前岷县的中药材企业已有十户通过认证,但这对于几乎人人参与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年产量9万多吨、交易量30万吨,并拥有大小300多家中药材企业的岷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标准化”转型迫在眉睫。

  “今后岷县在推进中药材销售方面,将把‘千年药乡’这个品牌打响擦亮。”陈继尧称,下一步将把岷县的优质品牌打出去,同时从种植、加工等各个环节做好标准化认证推进工作,此外加强与外地的交流合作。(完)

  原标题: “千年药乡”甘肃岷县药贱伤农官方拟“标准”转型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