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梦圆,抱病的人生自此无憾

06.02.2015  13:35

  ——记泰州高教园区管委会主任严晓明

  新华报业网讯 10年前,泰州本科高等教育还是一片空白,是江苏唯一没有本科院校的省辖市,成为全省高等教育的一块“短板”。

  10年时间,这里奇迹般地建起了5所本科院校,迎来全国各地的6万多名莘莘学子。

  在这些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十年坚守与奉献。他,就是泰州高教园区首任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严晓明。

  4年前,他做过食道癌手术,1年前胆囊又被切除。“正常人,经过两次大手术肯定会影响工作,可他一忙起来就忘了自己是个病人,大学城的建设进度也丝毫未减,这让园区的所有同事看了都心疼。”泰州高教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左有民说。

  一间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两张办公桌、两张沙发、一台借来的打印机,这是2004年3月严晓明从副区长转任高教园区时的全部家当。

  马翠萍是当时抽调来的4名工作人员之一,她清楚地记得,园区管委会一成立,就需要出差去北京,可园区账上一分钱都没有。情急之下,严晓明让妻子从家里拿了5万元,急匆匆地赶往北京,去申请南理工、南师大泰州学院两所本科院校落户。

  区宣传部长,副区长,再到高教园区主任,严晓明多次跨界。严晓明说,“在场景殊异的舞台上,只有善思多学,才能为下一段人生的登场做好铺垫。”正是靠着这股劲,这10年,通过科学运作有限的土地资源,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高教园区投资50多亿元。

  2011年初,他因食道癌需住院手术。就在手术前一天,严晓明特地召集班子成员开会,等工作全部安排部署妥当之后,才放心去了上海;术后,他浑身插满管子,不能进食,却哑着嗓子跟园区办公室主任谈工作规划。术后15天,他要求出院回家,还坚持躺在病床上听工作汇报。每每有人劝他休息时,他总是说,“只要在岗一天,就要像狼一样充满斗志和活力。

  这一年,园区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园区中心共享区的规划要启动,宫涵安置区二期工程、泰州科技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正在建设中,图书馆、教师公寓和学生公寓要完成设计……他常常忙到下午一点多,中饭,就在工地上泡碗方便面。

  正是凭着这股十年一贯的拼劲,他带领一班人在泰州高教园区平均不到两年,就建起一所大学;2009年,严晓明带领园区一班人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1.3万平方米的校区建设,实现了南京中医大翰林学院整体搬迁;2012年高教园区启动建设18万平方米的泰州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当年9月学院入驻办学。园区两所本科院校实现当年申报、当年获批、当年招生,这在全国高教史上也是没有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整整10年,园区没有自己的办公楼,没有一间职工宿舍,就连办公区原来聘请的保安、保洁员也被他辞退了。

  是高教园区拿不出这笔钱来吗?对园区来说,10年建设投资近50亿元,花上千把万元配套建幢办公楼,简直是九牛一毛。可严晓明从没动过这个心思。他提出,要把每一分钱花在学校建设上,大学城要“五十年不落后”,以预留发展空间。“从大学城总体规划到每一个建筑单体建设,他都要请最好的专家评审,以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泰州学院院长温潘亚告诉记者,投资13亿元的泰州学院新校区,是专门请著名建筑大师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1000多万元建成的音乐厅在全省所有高校中堪称一流。

  严晓明带领一班人在高效创建泰州高教园区的同时,也在工程建设反腐败中作出了垂范。早在受命组建高教园区之初,严晓明就承诺自己和园区要做到“零腐败”,主动请纪检、检察机关介入工程招投标每一个主要环节。2007年初,和泰州市检察院在全省工程建设领域率先推出“工程建设廉政、诚信保证金制度”,央视《今日说法》作了专题报道。10年,纪检等部门未收到一起涉及高教园区建设腐败的举报。

  本报记者郑焱顾介铸赵晓勇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