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盐城市农业机械化进程明显加快

23.01.2016  09:28

  “十二五”期间,盐城市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突出发展粮油生产关键环节和规模高效农业机械化,大力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创新,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农机作业水平和农机安全监管水平,全市农业机械化进程明显加快,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农机装备快速发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635万千瓦,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51千瓦,较2010年增加10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5993台,比2010年增加10162台;联合收割机达到22685台,比2010年增加9169台;水稻插秧机达到23961台,比2010年增加17605台;秸秆还田机达到24899台,比2010年增加14631台;高效设施农业机械达到274888台(套),比2010年增加192046台(套)。


  二是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机耕水平达到99%,机播水平达到79.72%,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83.3%,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91.55%,麦稻秸秆全量还田面积914万亩,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72.3%。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全市基本实现水稻种植和玉米生产机械化。


  三是特色农机示范推广取得积极进展。围绕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优势产业发展,突出抓好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和特种经济作物生产环节的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逐步提高高效农业农机装备水平,建成52个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


  四是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全市农机从业人员达19.5万人,农机户发展到15万户,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903个,示范合作社达124个。农机跨区作业收入达8.2亿元,农机经营总收入达45.82亿元。


  五是农机依法管理得到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水平达90%以上,争创6个国家、1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80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镇”,盐城市成为全国首个地级“平安农机示范市”。累计培训鉴定农机从业人员达14892人。农业部将盐城市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农机安全监理服务创新试验示范基地和全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