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印刷业“绿色”成主旋律

16.12.2015  09:17

      绿色发展是党中央为“十三五”时期制定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而我国的印刷业在“十二五”就践行了这一理念。

        早在2011年10月,原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共同发布《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时,我国还没有一件严格意义上的绿色印刷产品,绿色印刷还是个有待普及的概念。经过4年的积极推进,如今,全国有925家企业获得绿色印刷认证,近200万名印刷从业者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2015年秋季,12亿册中小学教科书全部实现了绿色印刷。绿色印刷产品还覆盖到大众图书、票据、包装等领域。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检测能力不断提高,绿色印刷市场倒逼机制初步形成。“以前大家主要看重印刷的产量、质量,现在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绿色发展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剑毅告诉记者,2011年上海印刷集团成功研制出水墨柔印工艺,在出版物上应用时,曾经历因环保工艺成本高于传统工艺而难以推行的情况。让沈剑毅感到欣慰的是,4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主动选择这种更为环保的工艺。

        绿色印刷得到宣传推广,离不开各方给予印刷业发展的支持。2013年~2015年,中央文资办连续3年对绿色印刷给予了总额6亿元的资金扶持,北京、上海、福建每年也分别有3000万元、600万元和230万元对绿色印刷的奖励资金。

        为了让更多的人支持、理解绿色印刷,从2011年11月开始,我国还先后举办了5个绿色印刷宣传周活动。

        在政策引导下,不仅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的主动性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纸张、版材、油墨企业也专注于研发环保原辅材料。据总局发布的《实施绿色印刷成果报告(2015年)》显示,目前,环保油墨使用量已经占到全国油墨总使用量的25%;在胶印领域,已经有30%的企业安装了粉尘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