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二五” 中国互联网有十大亮点

10.12.2015  09:35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硕果累累的五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全面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繁荣丰富网络文化,普遍惠及百姓生活;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正在向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目标奋勇前进。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发布了“十二五”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亮点。

      互联网基础环境全面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国已初步建成快速便捷的网络环境。网络覆盖更广,中国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达4.07亿个,覆盖到全国所有城市、乡镇和93.5%的行政村。固定宽带用户数超过2亿户,同比增长33.7%,宽带用户规模居全球首位。网络速度更快,8M以上接入速率宽带用户占比达到53.4%,20M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占比达到19.6%。国际通信更强,国际出口带宽同比增长22.75倍。

      移动互联网时代全面开启

      “十二五”期间,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引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第三波浪潮”。移动宽带(3G/4G)用户累计达到6.74亿户,公共及家庭WiFi无线网络环境日益普及,WLAN公共运营接入点(AP)总数达到604.5万个。同时,移动网络应用跨越式发展,手机超越电脑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同比增长86.8%,使用手机上网比率相比PC多20.5%。手机应用软件(APP)呈爆发式增长,主要应用商店规模超过400万个,更多网民选择在手机端使用新闻、搜索、社交、消费、订票、娱乐等应用。

      网络空间日渐清朗

      “十二五”期间,正能量信息占据网上主流。全网正面信息大幅增加,有力巩固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时政要闻24小时占据网站首页和移动端首屏头条。微博粉丝达千万级的媒体法人达到6家,媒体融合发展成效显著,90%的传统新闻机构形成“一站两微一端”的立体格局,并通过采编转型与流程再造实现了在不同平台的差异化内容产出。

      网上不良信息大幅减少。相比“十一五”,80.1%的网民认为网络舆论环境明显好转,78%的网民认为网络文明水平发生改观,85.6%的网民认为网络正能量信息日渐增加,90.6%的网民对我国网络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互联网成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

      “十二五”期间,中国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位居全球前列。互联网经济在GDP中的占比持续攀升,2014年达到7%,超过美国。

      “十二五”期间,网络零售交易额规模跃居全球第一。互联网对扩大内需发挥积极促进作用,国家统计局《2015中国网购用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2%的新增需求因网络购物产生,53.7%的网购用户增加了消费支出,48.4%的网购用户将进一步提升网络购物消费支出比重。互联网也带动电子信息相关产业市场高速增长。中国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超过10亿部,销售规模超2万亿元。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2707.2亿元,年均增速达53.9%。互联网行业还促进了数据中心市场的繁荣,中国IT投资规模达到1万亿元,带动服务器、存储和基础设施等相关市场的增长。

      互联网企业进入世界前列

      “十二五”期间,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规模迅速扩大。互联网相关上市企业有328家,其中在美国上市61家,沪深上市209家,香港上市55家,市值规模达7.85万亿元,相当于中国股市总市值的25.6%。目前,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4家上市公司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华为、蚂蚁金服、小米等非上市公司也可进入全球前20强。

      互联网发展惠及百姓生活

      “十二五”期间,互联网的发展给百姓衣食住行带来极大便利。互联网金融方面,网上银行用户数达3.07亿人,同比增长120%;网上支付用户数达3.59亿人,同比增长162%。餐饮预订方面,团购用户数达1.76亿,同比增长8.4倍。旅游出行方面,网上预订机票、酒店、火车票或度假产品用户达2.3亿人,同比增长5.3倍,主流打车软件日订单量峰值超千万。网络理财产品给网民带来收益超千亿元,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改善了消费质量。

      网络文化全面繁荣

      “十二五”期间,网络产品种类丰富、数量攀升,屡创历史新高。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用户规模达4.81亿,同比增加1亿人,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达4.6亿,同比增长60%;网络音乐用户达4.79亿,同比增长33%;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2.8亿,同比增长50%;网络游戏用户达3.8亿,同比增长26%。网络文化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同比增长200%,其中,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88亿元,同比增长13倍,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超过当代文学纸质媒体发表作品50年的总和;网络音乐市场规模达98亿元,同比增长2.5倍;网络视频市场规模达240亿元,同比增长3.3倍,累计播放超千亿次;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1108亿元,同比增长1.4倍,特别是自主研发网络游戏走出国门,收入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近10倍。

      互联网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二五”期间,互联网加快了“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建设。互联网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政府信息公开上网度为78.1%,同比增长32.4%。移动政务客户端发展迅猛,运用即时通信工具、社交媒体等开展政务信息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政务微博账号近28万个,政务微信公号已逾10万个,“两微一端”成为政务公开的新模式。96%的政务网站提供了网上在线办事服务,基本实现个人和企业用户服务需求的全覆盖,政务事项网上全程办事率为73.3%,同比增长40.7%。92%的政务网站开设“政策法规”栏目,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政策法规解读力度明显加大。

      网络空间法治化快速推进

      “十二五”期间,网络立法进程明显提速。制定出台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共76部,同比增长262%。特别是自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以来,颁布实施47部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占“十二五”期间立法总量的62%,网络立法速度明显加快。

      “十二五”期间,网络内容管理执法卓有成效。从2014年开始,先后开展了“净网2014”、“剑网2014”、“打击伪基站”、“铲除网上暴恐音视频”、“整治网络弹窗”、移动即时通信工具治理等20余项专项行动,协同整治网络乱象,网络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深化

      “十二五”期间,中国大力加强互联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首次提出“中国主张”,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中国积极搭建互联网领域国际交流的中国平台,首次召开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和“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网上丝绸之路论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互联网国际组织,提升中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此外,中方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名称与地址分配机构(ICANN)等国际组织,为国际互联网治理作出贡献。  (李雪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