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三五”规划蓝图已绘 南通迎接发展利好

01.04.2016  18:27

  中国江苏网4月1日讯 3月30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2篇、42章、8万余字,规划《纲要》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既是江苏未来五年发展的总蓝图,也是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总图纸”。

  “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被省委省政府作为重要经济增长极来培育”的南通,哪些事项进入了全省“十三五”规划?细读《纲要》,既有战略层面对南通的重大利好,更有多处直接“点名”南通相关项目,为我市新时期发展带来诸多机遇。

   策应国家战略

   加快(沪)苏通经济圈建设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这是江苏“十三五”七大战略之一。规划《纲要》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章节中,提出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统筹实施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和沿沪宁线、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经济带战略组合,推进沿运河地区加快发展,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

  南通既沿江也沿海,在苏中新一轮发展中又被赋予当好“领头雁”的重任。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沪)苏通经济圈等建设,形成南北呼应、协作联动的发展态势。专家认为,构筑(沪)苏通经济圈,既符合苏南、苏中跨江协作的需求,同时也能让苏州南通强化与上海的对接;再者,这也有利于上海的对外辐射和长三角的分工布局。

  “十三五”期间,我市的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则与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一起,作为全省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规划《纲要》要求,加快建设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探索陆海统筹发展和江海联动发展体制机制,打造长江下游北翼开放合作发展新平台。

  积极策应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战略,规划《纲要》提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速推进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开展沿江港口一体化改革试点,打造长江江苏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

  记者了解到,去年,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正式交付,长江干线入海口至南通段深水航道从此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船舶全潮,5万吨级散货船、油船乘潮双向通航以及10万吨级及以上的海轮减载乘潮通航的要求。数据显示,自2014年7月一期工程试运行以来,进出南通港的5万吨级以上船舶大量增加,15万吨级散货船的实载量从原来的7.7万吨提高到9.2万吨,已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信二期工程实施后,将进一步为我市建设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提升启东江海产业园等共建园区发展水平。

   突出创新驱动

   推进产业不断迈向中高端

  在新一轮发展中好上更好、能快则快,产业是基石,创新是关键。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江苏“十三五”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规划《纲要》明确的“十三五”重点技术创新平台中,我市的江苏中天科技光电传输工程中心名列其中;在“十三五”各地部分重大产业发展新平台和载体中,南通高新区、南通空港产业园和上海市北(南通)科技城榜上有名;《纲要》同时提出要支持海安县等地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中天科技光电传输工程中心,是我省为加大江苏沿海开发的科技支撑力度,于2011年布局的重点技术创新平台之一,重点开展超导限流原理及拓扑结构设计技术、光纤预制棒芯棒VAD和外包OVD法全合成技术等前瞻性技术研究,对推动我国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的建设、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保证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建设海洋经济强省。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形成以沿海地区为纵轴、沿江两岸为横轴的特色海洋经济带。要求重点推进南通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产业高效集聚发展,深入推进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南通创建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市。

   完善交通体系

   多个基础设施项目进“笼子

  完善的交通、能源、水利等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保障。在对“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予以安排时,《纲要》明确提出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衔接为重点,推动南京、徐州、连云港三大国家级和苏州、南通、淮安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错位发展。

  南通人关注、对南通未来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的多个项目进入规划“笼子”——

  铁路与轨道交通方面:加快建成沪通、连盐通、宁启铁路二期等铁路项目,推进北沿江高铁及沿江、盐通苏嘉等铁路规划建设。推进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南通、扬州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继续建设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

  港口航道方面,完成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实施申通扬线等航道整治工程。完成洋口15万吨级航道、吕四5-10万吨级航道工程;实施通州湾港区开发及集疏运体系等。

  公路建设方面,建设海安至启东等高速公路。

  过江通道方面,推动建设锡通等过江通道。规划建设上海-崇明-南通等过江通道。

  综合枢纽方面,新建南通西站等综合客运枢纽。

  在现代能源体系布局中,涉及我市的则包括优化苏中苏北管网、重点建设海门-太仓过江管道等,并提出加快沿海千万吨级LNG接收基地建设,即加快中石油如东LNG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建成新疆广汇启东LNG分销储运一期工程,推进二期工程;

  此外,规划《纲要》在开放型经济、教育现代化等方面,也频频“点名”南通。比如要求推进海门叠石桥等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大力支持印尼双马加里曼丹岛农工贸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苏通科技产业园建设、打造中新合作升级版,不断提升台商产业转型升级峰会等平台影响力,加快南通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和支持南通等地创建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等。

  记者徐亚华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