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商局发布“双十一”电商促销前期监测情况及消费提示

08.11.2016  20:07


  “双十一”前夕,省工商局对主流网络交易平台、团购平台、企业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商等开展了在线监测。监测从2016年10月10日开始至2016年11月5日,综合运用网络交易监管平台、互联网在线搜索、手机APP搜索等多种方式,对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当当网、途牛、同程网、美团等8家网络交易平台上的538家网店、121个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微商经营的794个商品和服务样本(其中商品类680个、服务类114个)进行了监测,涉及服装鞋帽、个护化妆品、家具家电、医疗保健、汽车用品、电子数码、老年儿童用品、母婴用品、装饰装修材料、花木禽苗、团购服务、酒店服务、订票服务、旅游服务14大类商品和服务。监测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是亮照亮标问题。网络交易平台均能依法亮照经营,但在履行对进入平台经营主体真实身份信息的审查、登记和公开电子标识等义务方面还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平台内部分入驻商家公示的营业执照照面信息模糊不清;有的经营者店铺销售取得行政许可方可经营的商品,网店页面虽有营业执照但未公示相关许可信息。
  二是不执行七天无理由退货。大量网店经营者不执行或者随意对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类型进行扩大解释,变相不执行七天无理由退货制度。
  三是好评返现。各大平台内均存在一些商家在商品页面利用“好评返现”等方式,诱导消费者给出“名不副实”的虚假评价,以此提升自己商品和店铺的信誉度。
  四是商品宣传引用数据未标出处。一些网店在页面对商品进行宣传推广时使用无法证实的数据,且未标明引用数据的出处,数据的真实性存在问题。
  五是活动最终解释权问题。在平台内格式条款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商品促销活动限制消费者权利的问题,尤其体现在商家促销活动页面中。
  六是认证、授权证书、检测报告内容模糊不清。一些平台入驻商家在商品信息页面上传的相关国际认证证书页面模糊,且无中文说明。有的商品页面虽附有商品检测报告,但检测报告内容不清晰,有的只有检测报告封面。
  七是霸王条款限制退款。在线旅游服务中很多限时抢购的特价旅游套餐设置了不支持退订、不支持退换的“霸王条款”,以此阻碍消费者退款,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监测情况,工商部门就“双十一”集中促销活动向广大消费者提出以下消费提示:
  一是理性看待直播营销,切勿冲动消费。直播营销方式有着面对面推广特点,给予消费者更直接的商品体验,但有的商家可能存在自行夸大商品的使用价值、虚假促销等问题,导致部分消费者冲动消费。建议消费者在参与直播促销的过程中要理性消费,购物之前多与同类商品进行对比,在与商家的互动中要及时做好存证,保存好相关记录。
  二是正确行使评价权利,客观负责评价。一些商家在商品宣传页面明确表示“好评返现”,有的商家在商品发货时利用宣传卡片的形式,诱导消费者给出虚假好评。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也给其他诚信经营的商家造成了不公平竞争。对此,建议消费者秉持诚信负责的态度,切莫因小失大,贪图小利益而破坏良性竞争环境,成为商家“刷信”的工具。
  三是微信购物需谨慎,提高防范意识。微商门槛低、交易便捷,但大部分个人注册的微商无实体店、无营业执照,缺乏完善的投诉解决系统。建议消费者不轻易加陌生“微商”为好友。在遇有陌生好友添加请求时,应核实“微商”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等真实情况;不轻信晒出购物小票和物流单,多了解产品原料、产地和外包装等信息;警惕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风险,价格过低的商品要谨慎购买。同时,应选择安全可靠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确保交易安全;注意保留消费证据,如聊天记录、卖家信息和支付凭证等。
  四是多渠道比较价格,识别虚假促销。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应关注商品的价格变化,多渠道比较了解商品的价格情况,不要被明显的低价所误导,被虚假折扣迷惑。
  五是认识海外代购风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海外代购中,许多消费者将身份信息、通信信息、财产信息等绑定在一起,一旦上述信息被泄露,可能给消费者带来重大财产损失。建议消费者在‘海淘’前做足功课,多了解一些商品相关知识,浏览相关论坛与网站;购买海外代购的高价商品时要谨慎,尽量索要并保留相关发票、运单等证据,减少商品维权、返修等不必要烦恼;尽可能选择可信度高的购物平台,慎重填写个人身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