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报:扬州市民迎着“大笑脸”进药店

26.05.2015  20:44

  本报江苏讯 “终于贴上‘大笑脸’了。”近日,当看到象征诚信A级的“大笑脸”标志贴到自家药店时,扬州市荷花池大药房的戴善干舒心多了。

  2013年以来,扬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行药店信用等级“脸谱”公示项目,全市1200多家药店统一采用“大笑脸、小笑脸、平脸、哭脸”来区分诚信、守信、警示、失信4个等级。该局制作了“药品安全信息公示牌”,将药品许可证照、年度信用等级评定信息、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公示于药店店堂的显眼处,供市民购药时查看。这是扬州市局力倡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成果。

  “脸谱”公示项目一开始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和响应。“像我们这种经营比较规范的中小型药店,开始还真没有太在意这个小小的‘脸谱’。”戴善干说。直到去年因为一次检查不合格,荷花池大药房得到了“平脸”(警示)标志,一段时间后,从事药品零售经营多年的戴善干发现,市民似乎是真的注意到了这个不起眼的“脸谱”,一看到是“平脸”,就不情愿来了。

  “实践证明,药店得到‘平脸’或者‘哭脸’,就意味着有购药需求的市民会有意识地放弃购买,转而去其他‘笑脸’药店,这种影响是直接的。”扬州市局工作人员杨健这样介绍。与此同时,由于人流量少了,客观上销售量也减少了,因此,批发商在向药店发货时,原本可以以较低价格供应的药品,会因各个药店之间销量的差异而有所区别,这也间接增加了药店的经营成本。最终,“笑脸”药店因为成本低、优质、服务好,经营得越来越红火。“平脸”或“哭脸”药店就变得缺乏竞争力,直至举步维艰,退出市场。

  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扬州市诚信等级药店比例上升了26%,警示、失信等级分别下降至2.9%、0.5%,全市药品零售企业由2013年的1222家减少为1067家。(邵小青 耿志超)

                     (中国医药报,2015年4月23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