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实现“四升一降”

12.06.2018  22:53

最近有网友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在国外的急诊就诊体验,应该说刷爆了朋友圈,也引发很多网友的关注。那么,到底我们国家的医疗技术能力与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怎么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8年6月8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提升情况。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介绍,我国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可以用“四升一降”的变化趋势来呈现。

        郭燕红介绍,所谓“四升”是指:

        一是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2017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为81.8亿,较2016年增加3.2%,出院人次数约为2.44亿,较2016年增加7.5%。

        二是部分专科、重点病种和手术诊疗质量稳中有升。从专科层面看,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和神经外科等传统高风险手术科室中低风险组死亡率分别从2013年的0.16%、0.15%、0.14%下降至2016年的0.06%、0.11%和0.04%。下降的幅度非常明显。而从重点病种和手术层面看,消化道出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出血和脑梗死等16个监测的重点病种和颅脑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术13个重点手术诊疗质量指标稳中向好,其中,16个病种住院患者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

        三是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升。以抗菌药物为例,我国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0年的19.4%下降到2017年的7.7%,下降了11.7个百分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0年的67.3%下降到2017年的36.8%,下降了30.5个百分点。细菌耐药趋势总体平稳。

        四是医疗服务效率有所提升。2017年三级和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分别为9.8天和8.7天,较2016年分别下降0.3天和0.1天,实现5年连续下降。

        郭燕红介绍,“一降”是住院患者死亡率持续下降并稳定在较低水平。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总死亡率由2014年的0.74%下降至2016年的0.67%,实现连续3年下降。“四升一降”,体现了我国医疗质量水平以及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资源供给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