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腹部肥胖患病风险高

26.01.2015  10:16

  中国有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

  男性苹果型肥胖身材居多

  呆呆鱼 图

  

  今天称体重了吗?你是中国4600万之一的胖子吗?近日,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发布了最新的中国肥胖指数。专家指出,全球超重(含肥胖)人群已占全球人口1/3,而中国有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中国减肥指数显示:中国女性对肥胖更为敏感,29岁以下的年轻人,对身材要求严格,是减肥人群主力军。

  江南时报记者王梦然

  中国29岁以下年轻人是减肥主力军

  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指出,肥胖问题已不仅仅是个健康问题,也不仅仅是超重或肥胖者个人的问题,而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中国减肥指数显示:中国女性对肥胖更为敏感。中国女性的肥胖意识标准是20.5。当BMI值大于20.5时,普通中国女性感觉自己胖了,开始出现减肥的意愿和行为。人的身材标准更加严格。当BMI达到20时,29岁以下年轻人就认为自己需要减肥了,因此他们成为中国减肥人群的主力军,占总减肥人群的79.4%。不同年龄段对瘦身的需求不同。30岁以上表示有瘦腰需求的人群高达61.1%;而20岁以下年轻人除了腰腹以外,更加注意腿部的线条,20岁以下年轻人中表示要瘦腿的约占其中1/3。

  南京男性肥胖比例高于女性

  根据去年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南京市成年社区居民超重率为32%,其中男性为35.4%,女性为29.2%。根据此前的一份调查,30到39岁的人群中,男性超重比例为27.6%,女性超重比例为14.3%,但对于减肥的愿望比例却相反,男性的愿望是28.1%,女性的减肥愿望则为46.9%。

  记者在探访中了解到,在南京,虽然男性超重比例高于女性,但在实际情况中,愿意以实际行动付诸减肥的,却明显是女性多于男性。昨天下午,记者咨询了南京多家健身房,健身教练均表示,更关注减肥的、爱往健身房跑的、对运动减肥能够坚持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一位从事健身培训8年的私人教练,用一些数据,说明了目前南京人运动减肥的情况,“健身房中男女比例是3:7,办健身卡的年龄层大概在25岁~45岁之间,健身诉求为减肥的占40%,为塑形的占40%,另外20%的人为增肌。

  ”近几年,这位健身教练明显感到南京市民健身的一些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科学健身的重要,主动要求请私人教练的人变多了,越来越多没有达到肥胖程度的人,反而很在乎身材。“很多人,尤其是女性,BMI值并不超标,但对于身材很苛刻,很热衷于减重,且很有针对性,对于腰腹有要求的占多数。”健身教练告诉记者。

  医生提醒:

  腹部肥胖患病风险高

  出于对美的追求,女性对于身材的变化更加敏感,对于减肥的意愿也往往更强烈,但从健康角度来看,男性的肥胖,更容易引发健康疾病。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南京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孙子林告诉记者,在身体各个部位的肥胖中,肚腹部的“”,最“危险”。孙子林解释,腹型肥胖男性偏多,这类俗称苹果型的肥胖,多为内脏脂肪堆积造成的,这类肥胖者患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会很高。

  孙子林告诉记者,有一部分苹果型身材者与遗传有关,但主要因素是由于饮食习惯不好、运动量太少造成的。孙子林补充表示,男性平日工作应酬多,饮食多盐多味精,食用油腻食物偏多,喝酒多、运动时间却很少,很容易因此变成“啤酒肚”。

  减肥不仅为身材,更为健康,孙子林表示,一旦“啤酒肚”瘦下来,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也会降低。针对这类肥胖者,孙子林提到,目前中大医院开办了糖尿病自我管理学校,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为其量身定做符合患者体质和运动强度的指导训练。据悉,这种病情评估的费用是200元,且可走医保,而指导训练每次收费40元。

  减肥有误区:

  小零食最养肉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减肥体验,一直在减、一直在肥。对此,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膳食营养科蔡晓真表示,减肥方法很重要,切勿以零食代替正餐,不吃米饭靠节食减肥。蔡晓真说,很多人在减肥中怪罪自己是易胖体质,所谓“喝口水都长肉”,并总觉得自己并没吃多少,饥肠辘辘却浑身长肉。“尤其是白领,常吃饭不规律,以零食代替正餐,没有饱腹感,却发现发胖了。”蔡晓真表示,尤其像坚果类零食,脂肪含量其实比肉类还多,还有鸡排、鸭脖等荤菜类零食,饱腹感不强,但热量很高,除此之外,膨化食品、豆干类食品、碳酸饮料也是导致肥胖的食物。

  除此之外,专家还列举了几点运动不见瘦的主要原因,比如空腹锻炼、过多纤维类食物的摄入、缺水、睡眠不足等,都是一些会让减肥徒劳无功的坏习惯。

  江南时报记者王梦然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