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遭遇医托消个炎花1800元 治理关键在医不在托

24.09.2015  10:13

  号称能找到专家带你看病,结果光消个炎就要了你1800元,这是医托最擅长的伎俩。近日,南京秦淮警方根据举报,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同时抓获4名医托。医院方调出监控视频确认,包括这4名医托在内的多名嫌疑人已在医院盘踞4年之久。他们通过搭讪、欺骗等手段,将病人拉至小诊所痛宰。这些医托均是熟面孔,曾被警方打击处理过,还曾被当事人现场抓住讨说法。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医托屡打不绝,依然长期游走在各大医院。治理医托,究竟难在哪?

  现代快报记者 陶维洲

  事件:遇医托被宰1800元

  9月初,南京市民吴女士来到南京市第一医院,挂号后等待医生叫号。一名女子上前搭讪,当得知吴女士挂了妇科号后表示,医院妇科挂号比较多,需要排长队等候。而后宰门附近的一家医院不仅有著名医生坐诊,还不需要排队。“我以前的妇科病就是在那里看好的。”女子说。

  此时,第二名女子加入进来,称自己也挂了妇科,已经等候了很久。“要不,咱俩一起去后宰门这家医院?”第二名女子提议。吴女士听说不用排队,表示同意。两人打车直奔后宰门这家医院。到了医院后,吴女士花11元挂号,一名医生为她开了检查单,花去380多元。检查后,医院称吴女士有妇科炎症,需要连续挂水3天消炎。结果,吴女士又交了1400多元。

  在第二天挂水时,吴女士发现了异样,医院医生标牌、白大褂上均标注为“某医院”,但每当吴女士和其他病人交流时,就有工作人员上前监视,然后迅速将她们分开。

  第三天,吴女士担心自己被传染其他疾病,没敢继续挂水,而是赶往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检查。就在挂号时,她突然发现曾出现在第一医院的那名女医托正在和其他病人搭讪,她立即报警。最终,医托王某赔偿了吴女士1800余元,又向警方写下了一份保证书后离开。

  调查:医托盘踞市妇幼4年

  病人被医托误导,不仅损失救命钱,还耽误病情救治。而医院对医托现象也是深恶痛绝。

  昨天,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保安大队队长李雷带领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医院监控室,调阅了医托搭讪病人的视频。据他介绍,大约有6名医托盘踞在市妇幼保健院,已长达4年之久。“医院没有执法权,每次发现只能驱赶了之。”他说,这些医托年龄大多在30岁至40岁,主要瞄准防范意识差的中年女性和外地病人。

  根据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工作人员反映的线索,南京朝天宫派出所9月22日集中行动,一举抓获魏某、王某、王某某、邹某等4名医托。经查,4人均为湖南衡阳人,4人对搭讪病人、从“某医院”获取费用的行为供认不讳。

   治理:关键在“”不在“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打击医托并不容易。朝天宫派出所副所长朱首亮介绍,医托流动性大、取证困难,很难锁定医托招摇撞骗的直接证据。即使锁定证据,治安处罚对医托的震慑力度也不大。

  “治理医托,关键在‘医’不在‘托’。”一名医疗界人士表示,个体诊所、民营医院的依赖和需求是医托生存的最大土壤。这些个体诊所、小型医院没有实力聘请知名专家,在利益驱动下,才采取医托“拉人”的方法寻找病人。“整治医托问题,必须要从源头抓起,”上述人士表示,要从根本上治理医托,公安、卫生、工商等职能部门必须加强联动,让医托没有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