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因地制宜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特色品牌

25.08.2016  16:30

今年以来,淮安市淮阴区司法局坚持从青少年入手,整合本土特色资源,充分挖掘“母爱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运河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融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区62所中小学利用课堂教育和校外辅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活动,有效增强了青少年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一是坚持“以德化人”。淮阴区是韩信故里,漂母故乡。一饭千金的佳话流传至今。区司法局将“母爱文化”与法治元素相结合,利用中小学校教育主阵地,开展“我和我的身边人”主题漫画展、“漂母杯”散文诗歌大赛、演讲比赛等“仁爱感恩”系列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观韩信故里、“漂母墓”、母爱公园等母爱主题教育基地,使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二是坚持“以德育人”。刘老庄连82烈士的英勇抗日的革命气慨震天地,泣鬼神。区司法局将革命传统教育纳入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充分挖掘本地特色,组织学生参观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周恩来纪念馆等。邀请革命烈士李云鹏妹妹,中国好人、省道德模范李爱云,义务普法爱国人士李更生宣讲爱国主义精神,增强青少年对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内涵的思考。

三是坚持“以德树人”。淮阴区是千年古县,运河之都。区司法局将包容天下的运河文化融入学生行为规范,联合关工委、妇联、团委及社会各界人士走进中小学校,开辟“德育课堂”。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深入开展法治驿站、模拟法庭、主题班会、主题朗诵会等活动。宣传江苏最美少年夏倩倩孝老事迹,增长学生在传统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知识,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道德素养,在青少年学生中形成了践行道德规范,争做美德少年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