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亭湖区:“四举措”促进农机维修管理工作

15.04.2016  10:53

  近期,亭湖区为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秩序,更好地节约能源、降低排放、减少污染,全力推动全区农机化又好又快地发展,着重抓好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该区高度重视农机维修管理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把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中,早谋划,早计划,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相关措施,加强与本地区工商、质监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能,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农机维修网点健康发展。  

   二是强化监管,严格执法。 组织开展对辖区内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督检查,检查内容突出两点:一是农机维修资质具备条件,即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有效期限;承揽农机维修业务范围,农机维修等级必须的人员资格及配套设施、设备和维修场地;健全服务工作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二是农机维修服务质量可靠性、安全性、合法性,即遵守国家有关维修质量安全技术规范和维修质量保证期规定;是否有经营农机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是否发生过重大维修质量事故和其他安全事故。 

   三是规范操作,严格程序。 该区严格按照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四个程序,对申请者经营资质及相关条件进行审核,尤其是维修技术员资质条件,一一把关,确保核发一个,符合一个,公布一个。对有效期届满的农机维修点继续从事农机维修的,事先30日内通知农机维修经营者,主动帮助他们按原申请程序重新办理申请手续。 

   四是加大培训,注重效果。 广泛开展农业机械维修者教育培训活动,大力宣传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使其熟悉并掌握从事农机维修的法制要求和技术要求,努力做到守法经营,依法服务,并对农机的“标准油量传递技术、喷油泵和喷油器调试技术、柴油机性能调整优化技术、拖拉机不拆卸检测调试技术、润滑油适时更换技术、水基清洗技术、柴油机排气污染物减量技术、胶粘修补堵漏技术、轴类零件再制造技术、壳体类零件再制造技术”等农机维修与节能减排十项技术,在全区农机维修网点进行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