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司法局“五化”服务海上流动船员

28.02.2017  23:45

近年来,连云港市赣榆区司法局倾力打造“服务型司法”,积极为海上流动船员提供优质高效的“五化”服务,受到当地政府和广大船员一致好评。

一是培训常态化。 赣榆区有各类渔船2000多艘、船员3万余人,他们基本上常年漂泊在海上。为给这些海上“游子”提供优质高效的培训,区司法局联合区海洋与渔业局、区总工会及6个沿海镇,利用春节返乡及休渔期,定期对船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海上作业技术、安全生产、法律业务等,所有船员必须持证上岗,凡不参加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一律不准登船作业。自去年休渔期到今年春节期间,在全区最大的渔业村青口镇下口村,区司法局已参与培训6期,共轮训包括船长、大副在内的船员3200多名。

二是工资协商化。 在赣榆区司法人员及船员工会的帮助、督促下, 全区2万多名船员均全面实行工资协商。沿海各镇在司法人员的见证、监督下,先由船员工会代表与渔业公司签订集体合同,再由每条渔船的船主与雇佣船员签订工资合同,确定船员工资标准及支付方式。今年初,下口村在渔船出海前各类合同均签订完毕,船员从去年人均月工资7000元净增了1000元,不少船主还设立了奖励,最高5000元,用于褒奖那些文明守法安全作业的船员。

三是维权规范化。 为切实维护流动船员的合法权益,在区司法局指导下,各沿海镇司法所在对船员进行普法教育的同时,还设立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配备专职调解员,并聘请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为船员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和调解服务。为解决拖欠船员工资,区司法局专门开辟讨薪绿色通道,坚持“三优先”原则,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并携手工会、法院等部门实行“三方两站一庭”维权新机制。 对船员的维权救助电话,司法部门做到专线受理、专案记录、专人处理、限时办结、专报反馈,已实现流动船员维权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是援助人性化。 针对船员长年在海上作业这一特点,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司法部门除不定期派人前往船员集中登岸的吕四港、大洋港等,开展法律咨询、维权服务援助,还实行人性化援助,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船员后方家庭,侧重帮助船员家庭生产及生活中的难题。区司法局及6个沿海镇司法所均成立关爱小组,与留守妇女实行结对帮扶,做好船员家庭的防火、防盗等安全防护及家庭、邻里纠纷调解。去年以来,已为沿海渔村留守妇女家庭解决各类难题70多个。

五是调解有效化。 为方便流动船员,区司法部门的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坚持纠纷调解到码头,做到实地勘察、现场办案,摆事实、讲法律,以理服人。以下口村为例,全村860艘渔船、上万名船员,去年以来,共发生船员纠纷160余起,其中涉及财产经济95起、涉案标的2600多万元。青口镇司法所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先后调结93起,没有一例因调解不合理而诉至法院,更没有出现上访行为。由于调解公正合理、及时有效,上海海事法院还将其设为“海上纠纷速调对接室”,凡对接室调解结案的案件,视为上海海事法院办结案件,制作的调解书由海事法院予以确认,既增强了调解的权威性和法律的严肃性,也大大提升了司法调解工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