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新区华阳社区陈汉达和他的“门球梦”

17.04.2015  13:40

 

来,注意握杆姿势,对准球门,轻轻敲击。”在华阳社区门球场上,年近七旬的老汉陈汉达指挥若定。64岁学打门球,义务当门球教练,“”起一支门球队……华阳社区居民陈汉达可谓老有所乐,带着社区里的老年人将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2010年,社区准备组织几位老年人去往泰兴参加门球培训,听到消息的陈汉达踊跃报名。对于门球,当时的陈汉达是个“门外汉”,一个礼拜的培训,让他找到了兴趣点。“刚开始学理论的时候根本听不懂,但是一到门球场,边打边学,我很快就能上手了!”陈汉达告诉记者,一起参加培训的几个老伙伴,后来都因为各自的原因放弃了门球,只剩下他一直坚持着。

 

打门球不需要太大的运动量,主要靠技巧,特别适合老年人!”凭着七分兴趣和三分刻苦,陈汉达掌握了门球打法及比赛规则。但一个人打门球总是有些无趣,陈汉达开始在社区义务教其他老人学习打门球。从一知半解到熟练掌握再到乐在其中,在陈汉达的循循善诱下,好多老年人开启了“门球之旅”,享受门球比赛的快乐。

 

从2010年至今,陈汉达已向近40人传授了门球技巧,志同道合的人多了,陈汉达和朋友们商量在社区组建一支门球队。队员张小林是陈汉达的“好拍档”,她说:“我是受了老陈影响才接触了门球,的确是越打越有意思,会一直支持老陈开展门球活动。”队员袁雪珍因“门球”变得越来越乐观。她的老伴常年卧病在床,照料老伴成为她的生活重心,日子变得越发单调寡味。在一次闲聊中,袁雪珍听说了门球,虽然很感兴趣,但却很犹豫。在老陈的劝导下,她试着打了几杆总是不能“进门”,又有些泄气,正准备放弃时,陈汉达继续给她鼓励,耐心教她方法和技巧。在老陈的极力帮助下,袁雪珍的门球技术越来越好,而且还能妥善安排自己的时间,打球、照顾老伴两不误,人也变得开朗快乐了。

 

每逢周一和周五的下午,陈汉达便带领着队员们准时来到球场,训练三个小时。除了玩门球,陈汉达还突发奇想,将门球队变成了“文艺门球队”。陈汉达自己是个二胡能手,闲暇时喜欢演奏几曲,很多队员也都有“文艺细胞”,每当到了排练时间,队员们将乐器带到门球场,打球有些累了,大家便席地而坐,几人拉曲,几人唱剧,互相唱和,逍遥自在。陈汉达的“文艺门球队”不仅带动了本社区的老年人,还吸引了周边门球爱好者的加入。

 

陈师傅在社区内积极推广门球,给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活力和朝气。”华阳社区副主任王海琴说。除了义务教老年人门球外,陈汉达也是社区关工委的志愿者,每逢寒暑假,受社区邀请,他还教社区的娃娃们打门球。

 

对于门球,陈汉达一直有个梦想,他说:“希望靖江有朝一日能成立门球协会,这样我们就有资格外出打比赛!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