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部新区四大举措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

22.04.2015  17:50
  中国中小企业重庆网讯(记者  周伟华  通讯员  刘庆文)2015年既是实施“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更是实施“二次创业”的关键之年。近日,北部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和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对于把北部新区建设成重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科技创新示范区、生态宜居展示区具有重大意义,今年北部新区将采取四大措施,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认真落实现有政策,积极关注企业需求
  目前北部新区已经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特别是2014年印发的《重庆北部新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暂行办法》,针对放宽市场准入、加大创业扶持、鼓励技术创新、缓解融资困难、协助市场开拓、落实财税政策、完善服务体系等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15年开始要进行政策兑现。同时由于近期国家正在清理税收相关的优惠政策,建议暂时不再出台新的优惠政策,积极关注现行优惠政策执行后的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以满足企业需要。
  引进优质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企业服务能力
  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对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共性关键技术的转移与应用,逐步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建议由产业促进局牵头,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引进并建成北部新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统筹规划、集聚资源、营造环境、加强服务,建立和完善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支撑体系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促进个体工商户向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个体工商户凭借其成本少、风险低、经营灵活等特点优势,成为多数人创业起步的选择方式。目前,全区尚有个体工商户8056户,其中部分已达到小微企业的规模水平,但由于不具备法人资格,会计制度不健全,融资困难等原因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通过实施“个转企”一方面能够有效破解个体工商户发展障碍,帮助个体工商户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可以壮大产业源头,增加税源,推动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建议由市场监管局牵头尽快出台《北部新区促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的实施意见》并建立个体工商户入库转型培育机制。
  加强运行监测,提高决策水平
  一是仿效市中小企业局做法,由产业促进局牵头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统计制度,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监测,实现跟踪重点产业发展,强化运行动态监测,针对趋向性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二是加强与市区有关部门的数据会商,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工作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