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朝阳群众” 南有“秦淮百姓”

27.07.2015  18:26
  宁财神、薛蛮子、王学兵等明星因涉毒等被警方抓获曝光,官方简报中“群众举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由于落网之人多住在朝阳区,所以人们给举报者起了共同的名字“朝阳群众”。在南京市秦淮区,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秦淮百姓”,有近8000人,他们分布于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上,给警方提供有用信息,帮助警方破案。 “秦淮百姓”都是谁? 公安工作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类繁杂的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有效收集和整理,成了眼下公安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于是南京秦淮警方成立了“秦淮百姓”。通过筛选,挑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区域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秦淮公安分局的民警只有1300余名,而各类的信息员竟有近8000人,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带来的必然是更快、更全、更准的各类信息,为警方精准打击犯罪提供了先决条件。 “秦淮百姓”是一个神秘群体,跟港剧警方的线人不同,他们虽隐匿于民间却擅长察言观色,对社情民意了如指掌,他们存在于市井间、社区里,也正是有了他们,警方才真正做到“耳聪目明”。 秦淮公安分局人口大队大队长丁小江表示,“秦淮百姓”就是一支“隐形部队”。 “秦淮百姓”的信息如何辨? 在管理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上,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分辨有用信息,对有用信息进行重新分类与整合。8000名信息员非常多,如果不让这个庞大的信息系统减负,想从这个系统里找出警方需要的有用线索,反而变成了一项繁琐的工作。 秦淮警方经过研究,在信息员身上动起了脑筋。信息员如果自身拥有一定的甄别能力,将为警方省下大量的工作时间。为此秦淮警方设立了一套奖励淘汰机制,对于信息员提供的有用线索进行奖励,奖励范围从50元到1000元不等,而优秀的信息员都有相应的称号、评估,逐渐形成优胜劣汰的队伍管理格局。秦淮警方所追求的是信息化管理的生态圈系统。如食物链一般,信息逐渐形成金字塔结构,将最有用的信息上浮,而基础信息下沉。 “秦淮百姓”牛在哪? “广场舞者” 发现有人耳环不重样,助破抢夺案 今年2月11日,中华门派出所接到一位老人报警,称有人在路上扯去了她的耳环。由于现场线索极少,民警只能展开走访调查,警方刚掌握到嫌疑人的一些体貌特征,就又接到报警,嫌疑人又找老人下手。自此以后的大半个月,嫌疑人疯狂作案6起,平均4天就有一位老太太受害。 由于线索太少,除了明确嫌疑人住在朝天宫附近以外,案件一时陷入僵局,就在这时,在朝天宫广场跳舞的大妈跟辖区的社区民警反映一个情况,说她自己特别喜欢耳环等金饰品,有人戴这些东西她都会仔细观察,最近在跳舞的过程中,发现一个人连续好几天戴着的耳环都不一样,要不就是这个女人家里特别有钱,要不就有问题,希望警方核实。得到这个线索后,警方立即开展工作,果然发现了问题。经过与案发现场嫌疑人体貌特征对比,与女子同住一起的男子果然是警方要找的犯罪嫌疑人。 “扫地僧”—— 几只麻雀出线索,破获持枪案 2014年8月28日下午3时许,秦淮分局止马营派出所接到“秦淮百姓”——一名小区保洁人员反映一个情况,在小区内发现了几只死去的麻雀,他带回去一看,发现麻雀身上有铅弹的弹孔,怀疑有人非法持有枪支。接到这个线索后,警方组织分局合成处置突击队,会同止马营派出所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在市局刑侦局的指导下,迅速展开专项线索核查工作。经过紧张的外围调查、情报分析、轨迹追踪,专案组确认了线索来源的可靠性,并经工作发现了嫌疑人杨某某的落脚点。当晚18时许,民警果断出击,在该处地点成功查获左轮手枪一支、枪管三根、弹药若干,以及一批制、改枪械工具。 “煎饼侠”—— 一件丢失的衣服,破了抢劫案 今年5月,大光路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称,在家里遇到了抢劫犯,民警立即赶到报警人所在小区了解情况。由于案发时间是白天,路人有可能发现嫌疑人身影,民警在周边展开走访调查。可一连走访两天也没发现有用的线索,这个小区比较老,监控条件又很差,根本没法锁定嫌疑人的身份,附近的探头也没找到穿棕色衣服的男子身影,案件的侦破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就在民警为难的时候,在门口做煎饼的老张向民警提供了一条线索,称他发现一名男子比较可疑,因为每天在店铺吃早饭的老李有一件他女儿从美国买回的衣服,他经常穿,最近来吃早饭的时候,说这件衣服不见了,而就在盗窃案件发生的那天,有一个陌生男子居然穿着与老李一样的衣服来买早饭。因为老李的衣服造型比较独特,而且不常见,所以一眼就认出来了。 根据老张提供的线索,警方很快就明确了嫌疑人的身份,案发的第三天,警方在嫌疑人刘某的群租房内成功实施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