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包装饮用水合格率98.4% 专家:白开水更好

03.07.2015  11:33

  “小分子水”“蒸馏水”……市场上包装饮用水的各种名称,绕得你晕头转向?今年5月24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以下简称“包装饮用水新国标”)正式实施,不仅规定了包装水的卫生新标准,而且从明年1月1日起“一刀切”,市场上包装饮用水只可以有“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三种。昨天,江苏省卫计委公布了省内市场销售的包装饮用水的质量监测结果,江苏包装饮用水总体安全,合格率达到98.4%。但是各种水的包装标签,距离新标准还有差距。

  包装饮用水合格率达到98.4%

  省疾控中心主任周明浩介绍说,这次专项风险监测包括省内苏州、镇江、扬州等6个点,样品采集地点包括超市、商店、百货店等,截至6月20日,省疾控中心共采集样品61份,涉及企业35家,涉及品牌25个。采样地点中,超市达到54%,便利店、零售店等达到16%。

  这次监测,总共获得1398个实验数据,总体合格率为98.4%,在61份样品当中,4项感官指标,8项理化指标以及2项放射指标,1项微生物指标没有超过标准限定范围。周明浩说,从这次风险监测来看,江苏包装饮用水质量总体良好,合格率为98.4%,有1个样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致病力较低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这项指标是新国标中增加的一项内容。过多饮用细菌超标的水,可能会导致腹泻等症状。

  但包装标签不规范的还挺多

  据悉,包装饮用水新国标指出,除了达到相关标准的天然矿泉水外,市面上在售的饮用水将被归为两类: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而且,“蒸馏水”“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等名称,都将禁止出现在外包装标签上。也就是说,在2016年1月1日的大限到来之前,五花八门的包装饮用水将迎来一大波更名潮、换装潮。

  江苏省卫生监督所所长时玉昌介绍,该所对市场上的包装饮用水进行了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包装标签不规范的现象还比较多。时玉昌举例说,下面这些标签都是不符合新国标的:

  1.产品名称不规范。市场上现在还存在“竹炭水”“蒸馏水”“矿物质水”“含氧饮用水”“饮用天然水”“活性含氧饮用水”“动感纯净水”“优活包装饮用水”“饮用天然泉水”“天然泉水”等十几种名称。

  2.产品夸大宣传。在这次抽查中,发现有的饮用水,宣传或声称 “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天然矿物元素”“每一口都是清新健康的愉悦享受”“安全、环保、健康”,“纯天然弱碱性”“中国地震局测定水龄2180年(±70年)”“长期饮用对人体极为有益”“优水悦人心”“低钠、低矿化度”等。这些都不符合新国标规定。

  3.标签不规范。比如有的水标注是“地下深层天然泉水”,到底是多深的泉水,标签上看不出来。

  省疾控:喝白开水更好

  省疾控中心食安所所长甄世祺说,目前“饮用矿物质水”市场份额较大,“矿物质水”名称容易使消费者误认为该产品具有补充矿物质的营养功能,而实际上该类产品仅是在纯净水基础上添加少量矿物质(如硫酸镁、氯化钙等)用于调节口味而已。

  甄世祺说,饮用水建议首选白开水。白开水是由自来水煮沸而来,从科学角度讲,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饮用水,具有很多优点:(1)自来水煮沸后,既洁净、无微生物污染,又能使过高硬度的水质得到改善,还能保持原水中某些矿物质不受损失;(2)制取简单,经济实惠,用之方便。

  甄世祺说,最好多喝温水,与室温相当为宜,水温最好在18℃~45℃,最好的水温应接近体温,不但利于吸收,还能更快止渴。过烫的水不仅损伤牙齿,还会强烈地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黏膜;太凉的水会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

  昨天,江苏省疾控中心发布科学选用包装饮用水消费提示:

  1.要在大型超市或正规商场选购饮用水;2.要选购品牌的饮用水;3.学会看标签标志,是否标示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执行标准号、QS标志等信息;4.若选择桶装水,建议开封后一周内喝完。(刘峻)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