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司法精神传承与弘扬法治精神

30.03.2016  10:41

      在包公司法文化博物馆不远处的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场关于弘扬传承包公司法精神的研讨会正在举行。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徐家新、河南省省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等与专家、学者们,就自己眼中的包公精神展开热议。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经久不衰的戏曲让包拯的故事流传千年。3月24日,国内唯一的包公司法文化博物馆在河南省开封市包公湖畔的开封府景区开馆迎客。

  在包公司法文化博物馆不远处的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场关于弘扬传承包公司法精神的研讨会正在举行。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徐家新、河南省省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等与专家、学者们,就自己眼中的包公精神展开热议。

 

                                倡导社会正义的价值取向 

  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原院长、历史学教授孔繁敏看来,历史上真实的包公以孝、刚、廉、明著称,后来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包公以善断狱案闻名,被誉为折狱断案“箭垛式人物”、“东方的福尔摩斯”。正是这些形成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独特的包公司法文化。传承包公司法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也具有重要价值。

  孔繁敏说,中国是法制文明发达很早的国家之一,司法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公司法文化历经千年,自宋代萌芽,到元代基本形成,明清以来进一步丰富发展。近代以来,包公的故事经不断的推陈出新、添长补短,仍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特别是现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与国外文化交流增多,传播媒介发达,大大扩大了包公在世界的影响。

  孔繁敏认为,以包公为代表的司法文化之重要价值在于它树立起了清正廉洁的司法官员的崇高形象,有利于提高司法工作者的素质;它倡导社会正义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推动依法治国。包公司法文化应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但一个时期以来,界内人士对是否应该学习、宣传和发扬包公司法文化仍存在较大争议。有一种否定的观点值得关注,即清官司法的突出是个人,抹杀了制度的重要性,所以不能误导。

  “这种观点是从法治理论上说的,人们保护正当利益要通过健全的法制,而不必企求清官。但将制度与个人割裂或对立起来也是不现实的。任何制度都要靠人实行,选好人、用好人才能执好法。当今,执法中的问题,有些不是制度问题而是官德失范问题。所以,我们既要强调为政之制,也要重视为官之德。”孔繁敏认为,虽然清官包公与现今所说的人民公仆有着重要区别,但人民公仆与清官也不是根本对立的。学习和借鉴包公的优秀品德及法治精神,对提高司法工作者的素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皆具有重要的价值。

  “对宣传包公司法文化的另一点质疑是清官司法代表人治,宣传包公式清官就是宣传人治,不符合依法治国精神。”孔繁敏认为,这种观点主要是忽略了客观历史条件以及事物的辩证法。封建时代有人治与法治之别。尽管封建时代以人治为主,践踏法律者比比皆是,但放到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去考察,清官却是重视法治、依法办事的。对包公的赞颂固然是对他个人的崇拜,似乎是反映人治。但实际上,这里的“人治”只是表象。本质上,人民崇拜的是包公执法如山的精神,崇拜包公就是崇拜法治。这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

 

                                有利于培育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 

  “包公秉公执法、智慧断案的故事在社会上广为传颂,有利于培育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有利于依法治国政策的全面推进。”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贾玉英认为,历史上真实的包公,留下的记载虽然不多,但却具有重要的司法文化价值。

  贾玉英说,在宋仁宗统治初期,开封府司录司(民事法庭)和左、右军巡院(刑事法庭)等司法机构,存在着“但务请谒,本局之事罕所究心”的请托现象,直接影响了司法的公正。包拯任开封府长官后,请求朝廷规范司法官员的行为。具体做法是:遇到审讯大辟(死刑)案件,“非公事不得出入请谒(请托)”。这一做法有利于杜绝司法断案中的请托之风。同时,包拯还请求规范追赃程序。凡遇到勘察、审讯有关盗贼案件,需要寄留赃物者,必须仔细检查核实月日、件号、钱数,将具体情况通牒所属州县,先检索,而后按照簿册上登记的一一对照验证,没有差错的,才能作为定罪的证据。这一做法避免了勒索相关人户,或者增加赃物,诬陷无罪之人,有利于司法的公正。

  “包公规范司法官员行为,力求司法公正,强化了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有利于以法治建设推进反腐进程。”贾玉英认为。

  在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看来,包公司法文化博物馆院内包公铜像背后的展厅上,高悬的牌匾上写着“执法如山”四个大字。而“执法如山”中的“”字正是包公司法精神的精髓所在。

  “对包公的赞颂固然是对他个人的崇拜,但崇拜包公也就是崇拜法治。司法的核心在于‘执’字,现在人民群众公认包拯就是‘执法如山’的代表。”娄源功说。

 

                                                      包公法律思想的核心是民本思想 

  “包公法律思想的核心是民本思想。民本思想要求百姓利益为先、体察民情、爱护百姓、为民请命。这与现在所说司法为民是一致的。比如,包公将衙门的大门敞开,允许百姓直接走上公堂鸣冤告状,方便百姓诉讼。在这些方面,包公仍有当今法官可学之处。”兰考县人民法院院长马中东说。

  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谷昌豪说:“对于我们这些开封的法官来说,案子办得好,人们就会称赞你是‘当代包公’,就会感叹‘开封府里有青天’;案子办得不好,人们就会骂你给包公的脸上抹了黑。这种现象也说明了包公司法文化的现实价值和恒久魅力。

  “作为新时期的执法者,包公司法精神对于我们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宝丰县法院副院长兼闹店法庭庭长朱正栩以自己亲历的司法实践说,“自2007年以来,她一直在农村人民法庭工作,所办案件一直保持着近90%的调、撤率,大部分案件都能实现‘案结事了’,判决的案件上诉率也非常低,关键就是得到了辖区人民群众的信任”。

 

                                              做让群众满意的现代包公 

  包公司法文化博物馆的建立与张立勇的多年努力密不可分。2012年3月,他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了《建设以弘扬包公司法文化为主题的中原司法文化博物馆》的议案。该议案提出后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的高度重视,并转批有关单位予以落实。

  “人们把包公作为正义的化身,现在老百姓打官司还有着‘青天情结’,这说明老百姓需要、期盼包公这样的人,说明有的法官还没有达到包公这样的素质修养和境界。”张立勇认为,把包公这样一张历史名片、一面旗帜树立起来,加以弘扬,就是要教育我们的法官,封建社会的包公尚能如此,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如果还做不到,岂不是问心有愧?

  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徐家新说,包公是中国文化中最能代表法官形象的历史人物。研究和宣传包公文化,传承和弘扬包公精神,对于促进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继承我国传统司法文化的思想精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弘扬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包公精神,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官队伍。

  徐家新强调,法院干警要学习包公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职业操守,刚正不阿、不畏权势的担当精神,亲民爱民、关爱百姓的民本思想,清正廉洁、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在执法办案中敢于排除人情干扰,敢于抵制不当干预,坚持法治原则,严格依法办案,坚守廉洁司法底线,自觉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当好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做执法如山的“现代包公”、做让群众满意的“现代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