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报 弘扬正道 励志成才 写在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成立60周年

31.05.2016  00:38

1957年,毛泽东主席宴请达浦生院长(右二)。      资料图片

 

全国经学院宗教课统编教材。


   历史上的伊斯兰教育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最早的教育形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以延续宗教信仰和实践宗教功课为目的、以口头传授为手段的自发式伊斯兰教育。
  明代中叶后,在回族中形成以清真寺为学堂、招收一定数量的经堂学生、阿訇授课的寺院经学教育。在新疆维吾尔族穆斯林中,则形成了经文学校教育形式。经文学校形式上是一种宗教教育,实际上还具有世俗教育的性质和职能。经堂教育是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私塾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伊斯兰教育和传播伊斯兰教文化的重要方式。新疆维吾尔族的经文学校教育方式,对伊斯兰教在新疆各族穆斯林中的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世纪初,注重中阿文并授的新式教育在内地回族中兴起,这是中国社会提倡文化教育和唤醒民族意识的民族民主运动的产物。这种教育所培养的不仅仅是伊斯兰教的教职人员,更多的是为回族穆斯林社会培养中阿文兼通的社会人才。新式回民教育顺应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使了民族觉醒,并在回族穆斯林中进一步增强了国家意识,回族穆斯林教育也在更高层次上得以振兴。
   开创伊斯兰教育的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伊斯兰教育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新中国的伊斯兰教育,是在继承中国伊斯兰教育传统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的当代院校教育与伊斯兰传统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学院教育。1955年,在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经过伊斯兰教界知名人士和老一辈中国伊协负责人的不懈努力,在原回民学院阿拉伯文专修班的基础上,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成立,这标志着我国伊斯兰教教育的新起点。上世纪80年代后,在中国穆斯林相对集中的地区,又先后开办了兰州、新疆、宁夏、昆明、郑州、北京、沈阳、青海、河北9所伊斯兰教经学院,基本形成了我国伊斯兰教育主体的基本格局和体系。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成立后,延续传统经堂教育对《古兰经》、“圣训”和阿拉伯语课程的重视,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应时代需求的变革,增加了文化课程,改变了传统经堂教育的授课方式;将传统经堂教育的师徒授受、没有时限的教学模式改为现代班级制教学,实行五年制教学。经学院注重加强内外交流,聘请国内外著名的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的优秀专家学者授课,将现代教育的教学内容和管理方式纳入经学院教学中。举办多种形式的伊斯兰教教育,通过阿訇培训班、大专班、本科班等形式,加强伊斯兰教人才建设。新的经学院教育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为服务于中国穆斯林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成立后,面向全国招生。在成立后的10年间,培养了包括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撒拉、塔塔尔、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8个民族的173名学生;从1960年至1963年,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经李维汉同志提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还开办了为期3年的研究班,41名来自全国的知名在职阿訇和毛拉进行了深造。这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有的在清真寺从事教务工作,有的就职于各级政府民族宗教工作部门,有的从事伊斯兰教的经学研究工作,成为知名的穆斯林学者,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新一代伊斯兰教经学人才的水平和风采。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成立,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1958年建成、占地10万多平方米、极具伊斯兰建筑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是在周恩来的亲自关怀下建成的。1957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首届毕业生和中央民族学院各民族师生。1958年,周恩来再次亲切接见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师生。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成立和成长,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伊斯兰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步与发展。
   培养爱国爱教的专门人才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是我国有计划地培养年青一代爱国爱教教职专门人才的主要教育阵地,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80年,根据中央“关于恢复各地宗教院校”的精神,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克服停办多年等各种困难,率先开办了第一期在职阿訇进修班。1982年6月,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复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恢复招生。同年10月,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第一批5年制本科生进校,正式恢复办学。
  自恢复办学至今,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在尊重传统经堂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学生们不仅较为系统地学习了伊斯兰教知识,而且也系统地学习了阿拉伯语和社会科学知识。经学院加大了对学生履行宗教操守的管理,把它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内容之一,使历届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宗教操行好习惯。
  中国伊协开展解经工作以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宗教专业课紧紧围绕解经工作,以解经精神促教学发展。解经工作成果进课堂,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丰富的经学知识,了解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的发展动态和变化,了解中国穆斯林社会与时俱进的新气象,促使学生们更好地面对社会、融入社会,提高了学生为穆斯林社会服务的综合能力。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也十分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紧紧围绕爱国爱教这一主题,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伊斯兰教倡导的“爱国、团结、和平、中道、宽容、和谐”精神为切入点,开设中国穆斯林爱国主义教程、法律基础等课程。开展参观学习、宣传教育、形势政策讲座、知识竞赛、社会公益、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等活动,教育和引导青年穆斯林学生牢固树立服务国家、服务穆斯林群众的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社会稳定。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以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高宗教学识和阿拉伯语水平、汉语水平的伊斯兰教专业人才为宗旨,坚持“在教言教”的教育方针。2005年,在庆祝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成立50周年大会上,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长的刘延东对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今后的发展提出希望: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宗教教职人员;继承、弘扬中国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理论教育;加强伊斯兰教学术研究,促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提高和加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宗教学识,树立良好的形象。要求经学院学生以老一辈爱国爱教宗教人士为榜样,加强学习、刻苦磨练,努力成为使老一辈宗教人士放心、信教群众放心、党和政府放心的合格宗教教职人员。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自1980年恢复办学至今,先后举办了48个教学班,其中27个本科班(包括3个新疆班、1个新疆回族班)、4个大专班、15期在职中青年阿訇进修班、1期新疆伊玛目研修班、1期基础阿语班、4期留学生培训班,毕业生总数达1500多名。他们有的在清真寺担任阿訇、毛拉,服务于广大穆斯林群众;有的当选为全国和地方经学院的领导;有的从事各级经学院的教学工作,培养新一代的伊斯兰教经学人才;有的留学海外后,著书立说,成为经学方面的学者;有的活跃在与阿拉伯世界的经贸往来中,成为有成就的经济方面人才;有的当选为全国和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这批人才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他们得到了伊斯兰教界的认可,获得了各级政府民族宗教部门的信赖,扩大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社会影响,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争得了荣誉,谱写了人生的精彩乐章。
   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在坚持办学宗旨和正确的办学方向前提下,不断开拓进取,向伊斯兰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2013年,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布的《宗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审聘任办法(试行)》和《宗教院校学位授予办法(试行)》的实施,是提高我国宗教院校教育教学水平、保障师生利益的制度保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两个《办法》,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下设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小组、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小组、学院学位授予工作小组。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反映了中国伊斯兰教界对伊斯兰教育现状形势清醒认识的近切希望,反映了中国伊斯兰教界对伊斯兰教育的重视和具体落实,反映了中国伊斯兰教界提高伊斯兰教育水平的愿望和决心。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作为全国经学院试点单位,已完成了包括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在内的全国10所经学院的教师资格认定和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2015届学生经学学士学位的授予工作。2015年底,也将完成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还将不断努力,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培养更高层次经学人才,这在中国伊斯兰教育史上是空前的。
  促进伊斯兰教育发展从基础做起,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不断进取的重要标志。教材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规定教学行为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改变伊斯兰教经学院教材不统一、不规范,教学随意性和无序状态,中国伊协于2001年召开了“全国和地方经学院教材工作座谈会”,就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负责落实组织编写全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宗教课统编教材的工作进行了布署。在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多方协调和积极努力下,已编写完成《穆斯林爱国主义教程》《古兰经基础简明教程》《圣训基础简明教程》《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简明教程》《世界伊斯兰教发展史简明教程》《伊斯兰教伦理学简明教程》《阿訇教务指导简明教程》《伊斯兰教教义简明教程》《伊斯兰教教法简明教程》《古兰经诵读学简明教程》《阿拉伯文书法简明教程》《中国伊斯兰教历史文选(上、下)》《阿拉伯语百课教程(第1、2册)》等15部教材,并进入全国10所经学院的课堂,结束了中国伊斯兰教育无统编教材的历史,得到国家有关领导和统战、宗教部门及中国伊斯兰教界的肯定和重视,并为全国其他宗教院校提供了有益经验。
  不断规范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培养爱国爱教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现在已颁布并正式执行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有《学生守则》《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办法》等19项。对学生的要求以阿訇为标准,严格教学与日常管理,严格课堂考勤制度,严格宗教生活的管理。同时,将礼拜规定为学生的必修功课,纳入学生综合评价和考核体系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宣礼、领拜、讲卧尔兹等教务活动。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还实行严进严出的培养制度,严把入校关和毕业关,将不符合经学院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学生及时劝退,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以优秀的学识和良好的品德及宗教操守服务穆斯林大众和国家社会。规章制度的完善和遵守,保证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为推动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创办了院刊《新月华》,是目前全国10所经学院中唯一的教育学术性刊物。《新月华》以介绍、传播和研究国内外先进的伊斯兰教育和教学水平为己任,以反映全国各经学院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成果为职责。同时,为经学院学生提供发表习作的园地;与时俱进,对伊斯兰教的教义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进步的阐释,促进中国伊斯兰文化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新月华》被国家图书馆评为“国家图书馆馆藏刊物”。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秉持“弘扬正道,励志成才”的校训,积极探索把传统经堂教育与现代经学教学及国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学生管理、教材建设、图书资料建设、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坚持与时俱进的探索,突出办学理念和实践特点,教育和引导各族穆斯林学生努力发掘和弘扬伊斯兰教教义、伊斯兰教伦理、伊斯兰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运用到引导穆斯林群众宗教生活的实践中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爱国爱教、有较高宗教和文化学识、德才兼备、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队伍。
   面向未来,全面发展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已经走过了60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新的60年开启的时候,我们仍然充满信心地迎接未来。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教学楼、综合楼将在2016年投入使用。新校舍中配置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尤其是校园网络资源建设与社会同步,这对于提高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必将产生全新的促进作用。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将根据中国伊协八届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发展规划纲要》对经学院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教学特色、教学原则、招生条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校风建设、机构建设的要求,提出明确的发展步骤并贯彻落实,力争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建成中国伊斯兰教育的教学基地、研究基地和培训基地。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将全面促进办学的规范化、科学化与现代化。经学院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社会现代化同步,经学院的办学理念、教学要有科学性。要积极创造条件,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教学体系,培养更高层次的经学人才。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将广泛挖掘和大力培养教学研究人才,建设一支专业基础扎实、理论功底深厚、综合素质优秀、人员结构合理的教学与研究队伍。继承中国伊斯兰教育的优良传统,在突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特色和教学研究地位的同时,广泛吸收国外伊斯兰教育的成功经验。实行“请进来、送出去”的培养教学人才的方针,建立教学、科研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机制,使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教育水平不断向前迈进。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未来的发展思路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伊斯兰教教职人员队伍和专业人才,力求做到教学与研究并重,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相互促进,努力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宗教学识与道德素质,增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专业学科的特色、实力与水平;树立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新形象,为建设富裕文明的和谐社会作出不懈的努力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