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动不动发脾气 可能得了"情绪癌"

23.06.2015  20:31

  每到入梅前后,喝农药中毒的患者就多了起来。6月以来,市四院急诊部已经抢救了6例各种类型的农药中毒患者,他们大多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争执,一时气难消而自服农药。

  6月12日半夜,一对年约20岁的年轻男女拉拉扯扯走进四院急诊抢救大厅,原来两人为了一件小事而发生争执,女子一气之下连喝了两瓶电蚊液,到医院接受洗胃处理后,两人又为了要不要接受进一步治疗而发生争执,最终女子没有接受抽血化验而赌气离开了医院。

  6月1日晚,家住新北的孙奶奶因为与邻居吵架,一时想不开而喝下了剧毒农药,据该院急诊内科医师张倪珺介绍说,孙奶奶的自服的农药没有特效的解毒药,又是空腹服用,送到医院抢救的时候,已经陷入深昏迷状态。

  “黄梅天气前后,赌气服药的病人要比往常多,很多人抢救过来后特别后悔当初的冲动,也有患者表示当时气晕了,不知道自己想干嘛!”市四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王玉霞说。

  “人的情绪在天气热,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很容易发生情绪失控,在一定的刺激下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医学上称之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症,又叫情绪中暑。借用时下网络语言,这就是‘情绪癌’”。四院心理科主治医师方红丽介绍,心理疾病多发与气温变化及气象因素相关。

  气温过高,机体代谢进入旺盛期,会引起人体的一些内环境和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人的情绪波动,易产生冲突甚至肢体暴力。气压较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体内外失去平衡,加剧心理机能的混乱,容易出现抑郁、躁狂等病症。

  “这种极端的情绪爆发,最终导致对身体的伤害,往往是瞬间发生的!”方红丽说。她建议,夏季饮食宜清淡,少食油腻食物,适当食用一些降温、“降火”及祛湿的食物及饮料;此外,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对预防身心中暑十分关键,调整夏季起居时间,减少高温作业,增加午休时间;平时多将心里积郁或烦闷的事情与家人或朋友沟通交流,排解不良情绪,也可以预约心理咨询从而得到心理医生的专业心理指导与帮助。(杜蘅 赵霅煜)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