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五项工程建设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03.12.2014  01:54

      2014年,镇江市粮食局狠抓目标措施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一提升、两创新、三突破”。“一提升”:全面完成“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提升了全市粮食仓储设施水平。“两创新”:设立“放心粮油比较试验基地”,创新粮油市场质量检测工作;建成“双拥配送保障服务中心”,创新军粮供应军民融合式发展。“三突破”:市粮食局被国家粮食局评为“粮油科技进军营”活动先进单位、成功入围国家人社部、国家粮食局组织开展的“全国粮食系统先进集体”评选;省粮食局与镇江市政府签订了共建“军粮工作军民融合式发展试点示范市”合作协议。

          2015年,该市粮食局将重点加强五项工程建设,提升全市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粮安工程建设,提升调控力。抓好粮食购销。创新粮食订单机制,制定粮食订单收购信用评价体系,鼓励粮食购销企业参与粮食生产合作社建设,扩大粮食外购渠道,建立稳定的粮源采购渠道,多种形式掌控粮源。抓好储备管理。严格落实《镇江市市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完善市级储备粮管理体系和监管措施,推进地方储备粮可视化管理系统应用,加强对地方储备粮轮换工作的管理与指导,确保地方粮食储备和成品粮储备落实到位。抓好应急管理。加强粮食市场跟踪监测、预警分析,全面把握市场动态、走势;完善粮食应急预案和预警机制,健全应急加工、储运、供应网络,推进粮食应急加工点、应急供应点授牌管理工作。抓好仓储建设。以国家实施2014-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粮食仓储设施第一批400亿斤项目建设为契机,合理规划全市粮食仓储设施布局,计划投资2100多万元,新建3万吨粮食储备仓和收纳仓;加快粮食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先进储粮技术,力争全市所有国有粮食收购库点均配备收储信息化系统,全面提升全市粮食收储现代化水平。

        二是加强监管工程建设,提升执行力。健全粮食行政执法体系。推进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配备现场快速检测、调查取证、执法车辆等行政执法装备,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健全粮油质量检测体系。落实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完善粮食收购、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信息记录制度,建立健全粮食质量档案、粮油质量检测机构,加大对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投入。健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落实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推进差别化监管,将企业信用评价作为储备粮油承储资格、政策性粮食委托收储库点、各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的申报以及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营造粮食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的氛围。

        三是加强物流工程建设,提升集聚力。加快粮食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加大镇江市粮食物流中心项目的推进力度,做好土地征用、项目论证、规划设计等相关工作。加快镇江市粮食产业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服务、指导华晟稻米产业园、永兴粮食物流中心、江苏中海粮油润华物流产业园的建设运营,打造集仓储、加工、物流服务、质量检测于一体的现代粮食产业物流体系。

      四是加强改革工程建设,提升竞争力。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粮食企业改制重组,形成“县(市、区)粮食购销总公司(集团)+子公司、分公司+收储库点”的经营管理模式。全面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现土地资产置换到位并明晰产权。推进公司制改革,加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进市直粮食企业整合,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镇江粮食集团,培育混合制经济,增强国有粮食企业发展活力。

      五是加强惠民工程建设,提升服务力。深化“三农”服务举措。指导收购企业强化服务措施,要求各收购库点主动提供整晒场地,扩大粮食烘干设备、除杂设备的保有量,帮助农民整理高水分粮,推广信息化收购系统,为售粮农民提供高效快捷服务。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严格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力争3年内建立覆盖粮食收购、储存、加工和成品粮油批发零售等环节的质量监管与供应体系,实现原粮质量检测覆盖率100%,原粮出入库检验率100%,不合格粮油处置率100%,成品粮油放心店乡镇、街道覆盖率100%,确保粮油市场放心消费。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思路。以军粮供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试点示范市建设为抓手,依托中心粮库、收储粮库,创建新型军粮物流体系,建设厂、站、库合一的军粮供应模式;试点开展代储代销野战部队军用食品服务,将粮油、军用食品、副食品、日用品等供应纳入统供或代供范围,拓宽军粮供应服务领域;完善军粮应急保障预案,有针对性开展实战化的军粮应急保障演练,增强应急保障意识和军地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