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肝救女”父亲完成肝移植 妻子讲“备战”故事

13.05.2015  12:37

  医生从黄川体内取出近四分之一的肝脏

  “父女俩都已熟睡,我却辗转难眠,老公的坦然和女儿的乖巧反而让我心里更加难受,只能在黑暗中留着泪,默默祷告……”这是黄玉亭11日晚22:36在微信上留下的一段文字,再过6个多小时,他的丈夫黄川,以及身患先天性“胆道闭锁”的8个月大的女儿小淑群,就要被推进手术室进行肝移植手术,但此刻的她却思绪翻涌,难以成寐。

   手术前夕的母亲节,丈夫笑言“割肝”是代替女儿送的节日礼物

  从2014年9月10日小淑群降生至2015年5月10日,黄玉亭已当了整整8个月的妈妈。淑群还不太会说话,只能用忽闪忽闪的眼睛和甜腻可爱的笑容回馈一直在病房陪伴她的玉婷。这一天是母亲节,然而今年,黄玉亭只能在病房里度过自己的第一个节日。

  “我们夫妻俩疼女儿,正如我们的父母心疼自己一样,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苦。”回忆夫妻俩准备“割肝救女”的日子时,黄玉亭表示,其实最开始父母及家里的亲戚都是反对的,“当小淑群一出生被诊断为‘胆道闭锁’后,医生就明确表示只有肝移植才能救孩子的命。也许是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吧,大家都不赞同。

  但黄玉亭和丈夫黄川不想就此放弃,通过QQ联系了很多做过肝移植手术的人,向他们询问治疗和康复情况,并同医生搜集了很多病例,将积极乐观的资料保留下来,不断与亲友们沟通,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双方父母终于松口同意了。

  今年母亲节当天,黄玉婷的公公婆婆赶到了医院,共同为即将手术的黄川和小淑群打气加油,而这个母亲节因为地点的特殊也变得十分特别。“那天我开玩笑地和我老公说,‘女儿太小,不懂怎么给我过节,你就替她给我们过吧。’他笑着跟我说,那我也没有其他可送,过两天肝移植手术顺利进行,就当做送给你们的礼物吧。

   备战2个多月历经三种情绪,80后父亲为“割肝救女”甩肉20斤

  自3月8日黄玉亭夫妇带着小淑群住进上海仁济医院,打算进行肝移植手术以来,一家三口已在医院停留了两个多月,在等待手术时间安排的过程中,黄玉亭坦言,自己历经了三种情绪的变化。

  “刚到上海的第一个月,医生分别给小淑群和丈夫做了全面的检查,说宝宝12斤的体重太轻了,要好好调养,先生还有些轻度脂肪肝,如果要保障移植肝脏的健康,还得减掉些体重。”黄玉亭告诉记者,初来上海的那段时间,一家人都为达到肝移植手术健康指标努力而耐心地奋战着。

  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流逝,看着同病房的患者一个个走上手术台顺利手术,自己的心也开始急躁起来,“可能是太希望小淑群快快好起来了吧,每当听到病房里传来手术成功的消息,我就急了,希望我们也能快点开始手术。医院又给我先生做了肝脏的CT扫描,说体重还得控制,所以整个4月份,黄川的运动量一下子大幅增强,减了差不多20斤的体重,我是看着他一天天瘦下来的。

  带着期待,5月6日,当夫妻俩接到医院的手术安排通知时,黄玉亭的心却“咚咚”地跳个不停。病房里做完肝移植手术的家属告诉黄玉亭,孩子手术后的一周都得待在重症监护室,每天都得打针抽血,期间是全封闭的看护,大人是无法进入陪伴的。这也让黄玉亭猛的想到了今年年初,小淑群刚在福建省妇幼医院做完保守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形,“我记得那时孩子也是天天打针抽血,整个身体都插满了管子,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我在想,难道自己让孩子忍受这么多苦难,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多看她一眼的自私愿望吗?”电话那头,黄玉亭的声音哽咽了,“知道孩子要手术,我反而害怕了,如果就像之前那样,一睁开眼就看到宝贝在我身边,其实也挺好的……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