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线前景并非悲观 大宗商品价格将回升

29.06.2015  13:42
       据生意社数据显示,6月22日,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为763点,与6月21日持平,较周期内2012年4月10日最高点1019点下降了25.12%,较2015年2月3日最低点748点上涨了2.01%。
  进入6月份,在国际油价大幅回落背景下,我国大宗商品市场跌多涨少,一片萎靡。根据统计,5~6月,近60个大宗商品中,31.25%上涨,68.75%下跌,下跌商品的数量近七成。生意社总编辑刘心田预计,6月份大宗商品市场仍会继续回调,市场涨跌比例预计三七开,均跌幅约在2%~3%之间。不过,大宗商品包括铁矿石、原油价格基本上出现了见底的迹象,总体来看,下半年大宗商品走势将比上半年好。
   上半年跌多涨少
  生意社58大宗榜数据显示,在5月份监测的58个大宗商品中,下跌商品数量上升至近七成,即29.31%上涨,67.24%下跌;大宗商品均涨跌幅转负,均涨跌幅为-1.66%,4月均涨跌幅为2.54%;大宗商品跌幅明显加深,开始彻底调头向下。
  实际上,5月下旬开始,在经历三个月的连续上涨后,大宗商品市场开始了“急刹车”,反弹行情戛然而止,国际油价从每桶61美元以上高位回落到每桶57美元附近位置。同时,国际原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决定“不减产”,使得大宗商品市场的多头深感压力,做多意愿不强烈。
  在此影响下,3~4月涨势如虹的有机化工品和橡塑,5月份后转升为跌。LLDPE、螺纹钢、PTA、动力煤等品种也受到了油价走跌的间接影响,5~6月的跌幅均超3%。而且,国内市场的化工、塑料等企业集中检修期刚好在5月中旬结束,供应量大幅增加,而需求却开始转入淡季。
  随着大宗商品市场的进一步恶化,能源和材料类行业遭受压力,即便近几个月铁矿石价格已经趋于稳定,但我国钢铁价格继续下滑,且供过于求的市场中,全球竞争进一步加剧。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国际大宗商品处于下跌趋势,输入性通胀较小,国内通胀压力不大,需求的低迷和通胀压力的下行为货币政策的进一步作为提供了空间。
   商品信心指数下挫
  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增长1.2%,较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由于工业品受经济周期影响,价格弹性较大,因此,CPI回落对有色金属、化工行业、建材行业影响较大。尽管如此,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6月份大宗商品信心指数(CCI)为-0.16,回到荣枯线下。
  实际上,进入6月份,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将迎来淡季,在“买涨不买跌”心态驱使下,需求相应减弱,虽然部分行业在6月份例行检修,但这不足以抵消需求收窄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在经历了连续三个月的上涨后积累了过多泡沫需要消化掉。
  刘心田分析,6月份大宗商品信心指数(CCI)之所以反转,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版QE(降息降准)带来的流动性释放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活力,但显然和市场的预期仍存差距,钱都进入了股市,对实体产业刺激有限,制造业及商品市场没有根本激活;二是5月份大宗商品信心指数(CCI)曾创新高(0.24),业内人士曾对5月份市场抱有期望,但5月份的实际表现给市场的乐观浇了一大盆凉水,市场信心严重受挫;三是以原油为代表的重点品种近期市场表现告别强势,LLDPE、螺纹钢、PTA、动力煤等品种5月份跌幅均超3%,大宗商品下跌第二浪已然到来,6月份下跌已基本得到市场共识。
   8月份价格将迎来反弹
  世界银行在《大宗商品前景》报告中指出,近几个月,大宗商品逐渐趋向疲软,并将会持续到2015年年底,2016年才有可能出现温和回升,但升幅很小。
  2015年,全球工业生产、汽车生产、建筑会放缓,特别是我国经济放缓,对金属产生巨大影响,大宗商品市场普遍进入“低价”时代。
  而我国经济数据屡屡下滑,PPI同比逐月下滑,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下滑至7%以下,央行两次降息、股市回升,但流动性风险在加剧,经济下行调整新常态下,大宗商品市场上半年仍未走出泥沼。其中,能源、化工、橡塑、纺织、有色、钢铁、农副、建材八大行业指数轮番创出自2011年以来的新低,而钢铁板块“灾情”最严重,以铁矿石、螺纹钢为首的品种价格触及10年来的最低位。
  国际原油阶梯式暴跌,一度跌至每桶40美元一线,价格几乎跌回10年前水平,而二季度又再次站上每桶60美金,原油的“上蹿下跳”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后期走势依然面临诸多考验。
  据分析,我国工业部门产能过剩、社会总需求低迷、私人和企业部门投资下降,通胀低位运行,导致大宗商品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继续面临去库存的压力,工业品如有色、黑色和化工将继续受压,工业品下跌周期还将延长。
  有业内人士表示,低通胀表明实体经济相对乏力,原材料和产成品消费平缓,对大宗商品均有偏空影响。不过,大宗商品的中线前景并非悲观,比如我国推行降息降准的货币政策、“一带一路”有利于提升制造业需求,“国企改革”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与效益,以上均属于基础性利好。而且,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熊市”之后,大宗商品市场将有技术反弹的需求。而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宗商品市场建设迎来了绝佳的契机。有鉴于此,“泡沫”被消化殆尽之后,大宗商品价格有望在8月份再次迎来全面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