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省石化产业运行平稳

04.11.2014  17:27

  前三季度,我国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增幅同比减缓1.2个百分点。1~8月,化工行业实现利润2458亿元,同比增长7%。前三季度,我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基本实现平稳运行,运行规模稳定在历史高位。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环保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为石油和化学工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新的增长点。预计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2%;利润总额约1150亿元,同比增长约13.5%。

  主要化工产品中,乙烯产量1287万吨,同比增长7.5%;初级形态的塑料产量5145万吨,增长11.4%;合成橡胶产量387万吨,增长11.9%;合成纤维产量2972万吨,增长7.5%;烧碱产量2374万吨,增长10%;纯碱产量1882万吨,增长7.4%;化肥产量5205万吨,下降2.1%,其中钾肥产量逆势增长11.6%;农药产量275万吨,增长3.8%;橡胶轮胎外胎产量82737万条,增长7.8%;电石产量1842万吨,增长10.8%。

  重点监测的化工产品中,多数产品价格比上月回升。9月份,烧碱(片碱)平均价格为2300元/吨,比上月上涨0.9%,同比下跌6.9%;纯碱1594元/吨,比上月上涨0.3%,同比上涨9.9%;尿素1610元/吨,比上月上涨1.3%,同比下跌5.3%;国产磷酸二铵2750元/吨,比上月上涨4.2%,同比下跌1.1%;电石2600元/吨,与上月持平,同比下跌11.3%。

  1-8月,全省主要石化大类行业主营业务运营基本平稳发展,大多保持增长。纯碱217.3万吨,增长4.4%,烧碱316.5万吨,增长2.9%,化学农药65.7万吨,增长5.6%;化学原料药14.2万吨,增长50.8%。从产业结构来看,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依然是我省前三大行业。1-7月,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55.4亿元,增长10.9%,占全国的比重为25.4%;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分别为135.4亿元、244.6亿元,分别增长12%、11.5%。有机化学燃料产业实现较高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3238亿元、124亿元,增长11%、14.7%。

  做我省工业的重要支点,化工行业运行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一是面临较大的政策约束。我省2014年单位GDP能耗降低3.9%,受到节能降耗任务的挤压,石化业发展面临较大的政策约束,企业需要逐步调整适应当前“政策挤压、市场趋紧、环境多变、增速下滑”的新常态,以调结构、稳增长、促升级、化产能为主要任务,积极应对。二是传统化工行业供过于求矛盾突出。2014年以来,受产能调整、部分传统化工行业供过于求矛盾突出、价格低迷的影响,石化行业生产面临重要约束。前三季度,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业延续一季度产值萎缩的态势,同比降低0.03个、3.39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产值达到11.3%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回落接近两个百分点。三是部分行业生产较为低迷。1-8月,橡胶轮胎外胎总产量7555.15条,增长2%。化学纤维行业生产1189.2万吨,增长仅为1.2%。特别是肥料制造依然延续下行行情,化肥产量150.3万吨,下降13.3%,其中尿素下降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