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商局制定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措施

30.03.2016  18:01


  3月28日,省工商局在前期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刘志彪教授来局举办全员辅导讲座、传达两会精神的基础上,再次召开局务会,深入学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局党组成员,机关各处室和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进行了集中讨论交流,并确定了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八项工作措施。
  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围绕登记便利化,深化“一照一码”改革,实现“一照一码”在各类市场主体的全面应用;协调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并联审批“一窗受理”;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探索实行企业税费与社保办理、银行开户、身份识别、电子签章、CA认证“政务一卡通”制度;推进名称登记改革,全面开放企业名称库外网查询;推进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改革,开展住所申报试点;全面推广简易注销登记改革。
  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全省统一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年底前初步实现工商部门、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推进企业信用监管,落实国家38个部委联合签署的《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实施大数据监管,一季度末建成省局数据分析中心,将登记注册、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投诉举报、商标发展、“守重”公示、商品质量抽检等各类业务数据全部归集到市场主体名下,形成“市场主体全息图”,并在公示信息抽查比对、案源线索分析、消费诉求分析、市场主体分析等领域开展先行探索;继续探索“双随机、一公开”,构建以抽查为主的覆盖各业务领域的监管制度;加强重点领域的监管执法工作,重点查处公用企业及其他垄断性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严厉打击传销、违法广告、商标假冒侵权、合同欺诈等行为,切实提高以网管网水平。
  三是加强消费维权工作。推进消费维权地方立法,配合省人大做好《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工作;推动消费维权社会共治,进一步构建多元共治的消费维权工作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的综合治理,破除电商平台、汽车维修和金融三个行业的潜规则,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快递业、旅游业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加强对电商、微商等新型消费领域维权工作的研究,加大儿童用品、装饰装修材料、汽车配件、家用电器、服装纺织、汽柴油等商品以及部分进口商品抽检力度;畅通消费投诉渠道,推进基层消费投诉举报平台整合,建设互联网及移动互联消费者投诉、举报数据处理和指挥控制平台。
  四是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深入开展小微企业帮扶工程,完善江苏小微企业名录库,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讲服务,小微企业生存情况调查;利用私营个体经济协会的组织优势,开展民企对接服务、人才对接服务、银企对接服务、诚信之星推选活动,切实为中小企业办实事、解难事。
  五是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和广告业发展。完善区域商标品牌发展指数体系,探索发布“江苏自主品牌企业100强”名录,积极推进《企业商标使用管理规范》上升为地方标准,着力打造15个省级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市、区)和30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100个省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和30个产业集群品牌示范基地。力争到2020年,全省拥有2800件马德里体系国际注册商标,每年新申请马德里体系国际注册商标达到200件;全省拥有注册商标的企业达到20万户,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5%。支持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在全省培育10家致力于新媒体开发、新技术研发及运用的新媒体广告样板企业,培育10家广告创意能力强、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广告龙头企业。
  六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接服务工作。在“去产能”方面,积极参与做好僵尸企业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工作。在“去库存”方面,加大对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典型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查纠违法虚假房地产广告,全面清查商品房买卖合同,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大房地产经纪业市场整治力度。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七是编制好以全省市场监管现代化为主的专项规划。做好我省市场监督管理、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广告产业发展、放心消费创建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我省“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对接国家的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抓紧牵头制定我省“十三五”时期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全省市场监管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改革举措,保障全省监管执法的统一性,为我省改革发展营造优良市场环境。
  八是强化自身建设。大力弘扬“红盾在肩、不辱使命、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江苏工商精神,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群众认可的工商干部队伍。全面推进法治工商建设,坚持用法治思维引领改革创新,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