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踏青不可“任性”,这些事儿要留心

12.03.2015  12:15

 

图为市民在公园内赏花。拍客戴红章摄

 

眼下春光明媚,气温逐步回升,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时候。近日人民公园、马洲公园、牧城生态园等公园里游人明显增多。不过,外出踏青过程中需要留意的是,一些注意事项可不能忽视。

 

风筝挂上高压线,造成大面积停电

 

周末约上好友,到户外放风筝,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这样的休闲方式受到很多市民的青睐。不过,当风筝靠近电力设施时,就极易引起麻烦了。在3月10日举行的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活动中,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介绍,2月22日,我市10千伏季南线跳闸,经检查,原因是一只风筝挂上了高压线,引起电路短路。

 

供电部门提醒,市民放风筝时一定要远离电力设施。一旦发现风筝挂到高压电线或落到变电器等电力设备上,不要随便把风筝扯下来,要立即拨打95598,由专业人员到现场处置。

 

流鼻涕、打喷嚏,不是感冒是过敏

 

前天,市民郭先生驾车带着家人外出赏花,4岁的儿子特别兴奋,在花丛里钻来钻去。没想到当天晚上,孩子流鼻涕、流眼泪,还不断打喷嚏。张先生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原以为孩子感冒了,医生诊断发现,孩子是花粉过敏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相关专家介绍,每年3月到5月是发生花粉过敏的高峰期,一些过敏体质的市民更容易“中招”。很多市民喜欢到花丛中游玩,一些过敏体质的市民很容易因花粉过敏引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病。临床上会出现鼻痒、咽喉痒、鼻子堵塞、打喷嚏等症状。

 

婴儿脸上长疙瘩,原是虫咬性皮炎

 

在初春明媚的阳光下,杨奶奶推着婴儿车,带着5个月大的小孙子在小区的花园里转了几圈。回家后发现小孙子脸颊上多了一个小红疙瘩,不过面积不大,于是没有太在意。没想到第二天却发现小红疙瘩面积明显变大了,这下可急坏了一家人。家人赶紧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得知小孩患上了虫咬性皮炎,无意间抓挠之后加重了炎症。

 

记者从我市多家医院了解到,最近虫咬性皮炎患者明显增多。幸好,这种情况只要擦点消肿药膏,吃点消炎药物就可以缓解症状。严重者可以输液,一般很快就能痊愈。

 

外出踏青,这些事情你要注意

 

春季踏青也要注意一些相关事宜,让你的踏青之旅有个全身心的放松与享受。

 

一、量力而行 春游踏青以近郊为好,尽量避免舟车之累、身心疲惫,如果出现心悸、乏力多汗、头晕眼花等症状应休息。

 

二、穿戴适当 初春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要带足衣服,以防感冒。鞋子应选用轻便、无跟防滑和高弹性的运动鞋,大小要合适,以免影响血液流通,防止脚趾挤伤和脚底麻木不适。同时可准备戴防风镜和墨镜。

 

三、防止昆虫叮咬 春天是各种昆虫滋生的季节,如果不慎被昆虫叮咬,切莫置之不理,更不可搔抓,而应立即涂擦风油精或皮炎平,被松毛虫、蜘蛛、蜜蜂、蝎子等叮伤后应冷敷处理。

 

四、防止意外事故 踏春时应尽量避免走陡峻的小路,不要独自攀登山林石壁。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随身带好常用的急救药品。

 

五、预防花粉过敏 出游前可事先口服扑尔敏或安其敏等抗过敏药物,户外活动时尽量不要近距离“拈花惹草”,不要在草地上睡觉,不要用口唇、鼻子及面部直接与花朵或树叶接触,以免过敏现象发生。

 

六、热水洗脚 踏春时脚部肌肉不停地进行收缩运动,易引起局部肌肉酸痛。热水洗脚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足部血液循环,还可使皮脂腺的分泌和毛孔散热作用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