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4+3+3”创新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模式

04.01.2016  17:08

      核心概念

        “4+3+3”人才培养模式,即文学基础课占所学课程的40%,编辑出版专业基础课占30%,其他专业选修课程占30%,形成“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以编辑技术为能力,以专业素养为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编辑出版工作首先是文字工作,应基于编辑本身对文字的敏感度和对文字的审读能力。无论现代传媒技术发展的速度有多快,语言文学素养都是编辑做好本位工作的基础。基于语言文学素养在编辑出版教育中的重要性,我认为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可以采用“4+3+3”人才培养模式,即文学基础课占所学课程的40%,编辑出版专业基础课占30%,其他专业选修课程占30%。也就是说,编辑出版专业的教育首先得帮助学生打牢扎实的文学基础,使其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身的想法以及作者的想法;其次,学习相关的现代编辑技术,用最合适的技术传递编辑手中的优秀内容;再次,掌握某一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适应不同类型编辑工作的需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既有优秀深刻的内容,同时也要有赏心悦目的载体。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符合当下编辑出版这一职业导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复合型人才。

        以文学素养为基础

        基于文学素养在编辑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编辑出版的课程设置中文学素养的相关课程应该作为核心的学习课程,占据本科阶段编辑出版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全国高校出版专业建设调查报告》统计了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所属问题:有41%属于新闻传播学院(系),有34%属于文学院(系),有11%属于管理学院(系),有8%属于民族学院(系),有6%属于独立出版学院(系)。由于所属院系的不同,设置的课程也有很大区别,一般偏向于所属院系相关课程,而忽略了对于文学素养知识的教育。

        因此在设置相关课程时,我认为文学基础课应占所学课程的40%为宜,包括现代汉语、现代写作、中外文学史、古典文学作品选读、现当代文学、美学等课程。这样的设置能够培养学生文字识别、语言表达、作品审读审美能力,同时增加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

        以编辑技术为能力

        编辑技术能力应包括两个方面:编辑校对能力和数字技术能力。编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策划、编辑加工、宣传推广等各个工作环节,均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均有必要的技术和规范。编辑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掌握编辑出版的相关理论知识,如中国编辑出版史、编辑学概论、出版法律法规、出版市场营销与管理等。

        同时学院还应开设书籍编辑学、校对学、报刊编辑学、网络编辑学、装帧设计学、排版技术和印刷技术等课程,形成书籍编辑方向、报刊编辑方向,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真正走向编辑岗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编辑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学习、掌握科技知识和数字出版的知识,掌握开展数字出版活动的必备能力。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应设立数字技术能力相关课程,如计算机基础、VB程序设计、C语言、编辑软件等,使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掌握与数字出版相关的基本技能,跟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的前进步伐。

        以专业素养为特长

        编辑出版人才尤其是高级编辑人才,最大的特点在于既要专又要博。由此,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既要掌握编辑出版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达到运用本学科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专业领域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对相邻学科乃至整体科学文化知识有较多的了解和掌握。这是编辑专业人才与其他教学、科研专业人才的最大区别。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课程设置外,编辑出版专业学生还可以通过辅修、选修等方式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如法学、历史学、政治学、生物学等,将编辑出版学与某一其他专业学科点相结合,把某一专业的学习深造同编辑出版理论与实务的学习提高有机统一起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某一专业较强的科研能力,从而适应高级编辑人才重在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的要求。

        (西南大学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周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