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才是活力之源———第十二届中博会江苏馆亮点启示

12.10.2015  10:20
            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很多人说企业现在的日子“不好过”,特别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10月10日,借着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在广州举行之际,记者在江苏馆现场采访了一些中小企业,对他们的生存现状进行了一番了解。   领先:快人一步优势尽显   2014年3.35亿元的销售额换来了1.7亿元的毛利润,毛利润达到50%,这样的中小企业怎能不让人羡慕?很多人都说去年开始“形势不好”,但在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支持工程师朱秀娟看来,形势并未对他们的企业产生太大影响。“去年我刚到企业的时候员工总数还不到200人,现在已经超过了600人,每年的4月和10月员工还会进行两次调薪,公司也正在申请主板上市。”   碳元科技,一家专业生产手机石墨散热膜的企业,在智能手机迎来爆发式增长的今天,华为、小米、三星、联想等巨头均成为了碳元的客户。全球每年生产的15亿部石墨膜散热智能手机中,碳元的产品占据了国内60%和国际30%左右的市场份额。“苹果是第一家使用该技术的公司,我们也正是从中发现了商机,成为了国内第一家生产石墨膜的企业。”朱秀娟笑着说。   当然,对于石墨膜这种相对容易复制的产品来说,如何保持技术和人才的领先成为了碳元把握市场的关键。2010年产品刚刚面市时,一片石墨膜可以卖到几十元,而如今仅有十几元,产品的拷贝是此类中小企业的噩梦。“现在国内最少有4家企业在做同类产品,所以我们已经申请了12项发明专利,还有23项正在申请,核心技术人员也都签订了保密协议。”朱秀娟坦言,碳元如今的发展得益于入行较早,但产品普及之后的利润下降已可以预示,所以现在公司正在研发一款新型只能手机外壳材料并有望明年推出。“要做‘领军者’而不是‘复制者’,这是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的定位也是立身之本。”   创新:中小企业“命脉”所在   在盐城的下辖县射阳,60多家生产磁粉探伤机的企业在当地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但小众的产品和简单的工艺让这个产业如今正面临着考验。“今年10多家企业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还有1/3的企业业绩出现了下滑。”射阳县合德镇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支部书记张其贵表示,当地的生产企业年销售从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即便是“龙头”最好的时候也只能做到近3000万元,市场需求有限造成了磁粉探伤机这样的小产业的“先天不足”。   从80年代国内最早的电磁炉诞生于合德,到如今技术被用在了磁粉探伤机上,既然能发展成产业集群,就必然有存在的意义。在合德当地,龙头企业赛福公司率先迈出了创新的脚步。随着超声波、相控阵等技术的运用,以前人手动拿着仪器检测,变成了如今纯自动化的流水作业,如地铁车厢这样的庞然大物直接动态驶过就能检测,既提高了效率,也减少了人工。   “我们在去年研发出了相控阵无损探伤技术,产品比原先的更加先进,光是南京地铁就订购了我们3台机器。”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普通的探伤机最多卖到几万元,而相控阵无损探伤机一套就价值600万元,一套的销售利润就顶的上镇上好几家企业全年的利润总和。“固守江山只能逐渐凋零,创新才是中小企业的命脉,这需要投入也需要眼光,‘大众化’的制造正在失去市场。”该负责人有感而发。   求变:融合体验决定市场   如果还在卖油烟机,那么很难想象你该如何去跟诸如方太、老板、西门子这样的品牌巨头竞争,因为无论从品牌、价格还是技术上,中小企业短期都很难完成超越。但在南京人澍厨房无油烟智能系统有限公司经理刘静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们做的是定制,拥有两大独家专利和10年的售后服务。”其实,这家公司的产品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在排烟管的末端增加一个涡轮增压电机确保吸排烟的功效,并通过一个智能控制器防止油烟的倒灌。但这样极大地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且同类产品市场罕见,所以经过变化的产品让刘静直言“公司发展很好。”   江苏宜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产品也极为普通———投影仪。“现在市场讲究眼睛保护和网络接入,所以我们在保证清晰度的同时,在投影仪内加入了一个网络机顶盒,很受年轻人欢迎。”公司市场部销售经理孙兴祥表示,一些小小的改动对于技术来说并不复杂,但市场接受度却能大幅提升,在实用性方面的主动求变让他们的产品销售火热。   “今年的情况是比较严峻,但好的企业同样有很多,这其中必然有原因可寻,而且一说道理大家都懂。”省经信委副主任陆元刚表示,创新是中小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江苏中小企业面广量大,如果不主动求变那么大形势的影响将无可避免,毕竟市场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目前,省内有很多政策是鼓励中小企业转型和创新的,例如首台套认证、科技小巨人项目、专精特新申报、创业创新基地等等,一个鼓励创新求变的大平台已经搭好,很多成功的案例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