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背后的南航“创新因子”

03.11.2015  14:40

  “国产大飞机来啦!”昨天,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终于迎来首架客机总装下线,揭开了国产大飞机的神秘面纱。这架承载了中国人航空梦想的“中国制造”大飞机,也凝结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人员多年的潜心努力。

  C919是中国继运-10后自主设计并且研制的第二种国产大型客机,于2008年开始研发,在近90个月的研发制造过程中,南航为其研制成功打响了第一炮。

  “数据与理论计算吻合、试验成功!”2011年3月15日,C919某部段静力试验在南航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举行。据了解,此次某部段的静力试验是C919大型客机七大部段中首个达到开试状态的静力试验项目,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处理都为后面静力试验工作积累有益经验,试验成功与否关系到C919大型客机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大型客机的研制成功具有重要意义。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表示,“这次试验的成功和南航科研团队多年来的科研积累不可分,与实验室师生近8个月努力工作不可分!

  据介绍,自C919的研制单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南航就与之展开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2008年以来,南航共承担中国商飞项目140多项,涉及飞机设计、空气动力学、结构强度、航电、制造、适航与管理等领域,其中不少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到C919的研发之中。2013年,双方更是进一步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研发大型客机项目,在科技合作、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校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

  C919机舱采用的“超细航空级玻璃棉”材料,是南航最新为国产大飞机研发的一项成果。这种航空级玻璃棉贴覆于机舱内,用于机舱内的隔音、隔热保温,隔音性能有助于飞机降低噪音,提高飞机内部乘客的舒适性;同时,优良的隔热保温性能使飞机降低能耗和油耗,提高飞机的经济性和国际市场竞争性。该成果由南航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陈照峰教授课题组历经4年攻关,突破10余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发,该成果的应用将使C919机舱的隔热隔音性能比肩国际最高水准,性能比目前最先进的美国波音公司标准还要高出近10%。

  中国大飞机项目的进步与顶尖人才密不可分,除了提供大量科技创新成果,南航还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的航空人才。

  南航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平均每年都输送百余名优秀毕业生前往商飞公司投身大飞机事业,并通过开设“大型飞机高级人才培训班”、联合招收博士后等形式,为中国商飞公司提供大型客机研制需要的高级人才;中国商飞公司则通过建立学生实习基地、设立“大飞机”奖学金,推荐讲席/兼职教授、提供挂职锻炼岗位等形式,支持南航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据统计,目前在中国商飞公司共有1200余名南航校友,占商飞公司总人数的12%,其中百余人成为了公司的主要领导和重要骨干,中国商飞三位副总经理史坚忠、罗荣怀、吴光辉均是南航1982届本科飞机设计专业校友。值得一提的是,吴光辉正是C919的总设计师,“航空报国的路上,是南航给了我新的机遇与起点。”吴光辉曾这样骄傲地说。

  通讯员 徐小 江苏经济报记者 侯力明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