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创建挂钩考核体系 推行全民防火公约制度

21.05.2015  12:30

  近年来,江苏盐城消防支队将全民安全防火工作作为社会火灾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好城市社区、街道、农村火灾防控布局的同时,理顺体制机制实行归口管理,通过创建挂钩考核体系,实现了全民安全防火效能的显著提升。

  笔者从盐城市消防支队获悉,该市181个社区、138个乡镇和行政村均建立了以社区主任、镇(村)长为组长的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村(居)民防火公约》、《村(居)委会消防安全工作职责》等各类规章制度,通过层层签订《消防安全工作责任状》,把消防工作与争创文明社区、安全村居等考核挂钩,实行消防安全不合格一票否决。

  打造人防队伍 防火公约成“准绳”

  年初以来,支队在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自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选取新河社区、盐城路社区为试点单位,成立了由社区主任、辖区单位、居民小组长、社区民警等组成的社区消防工作组,组织居民家庭与消防部门签订《居民防火公约》,在社区巡逻队和社区服务人员中建立流动安全监控网,定期指导帮扶社区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改。

  与此同时,今年,全市所有的乡镇、街道均已建成消防网格化管理体系,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主任是网格中消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社区、村“两委”委员确定1至2名消防专兼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级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日常工作,开展经常性防火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和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社区(村)服务站将消防工作纳入民生服务内容,加强专业社工的消防知识培训,为群众提供消防工作咨询、消防常识宣传等“一站式”社区消防安全服务。

  注重技防引领 实现火灾全“监控”

  科技引领安全,精确制导全监控。如今的全民安全防火,已不仅仅停留在“打更巡查”的基础上,各社区、街道、农村警务室的监控系统,在强化日常安全防火的基础上,实现了火灾监控的全面覆盖。

  在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的新界村,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消防警务室,成为村干部每月消防安全行驶分析的聚集点。村支书说,“村里主要党员同志,每月28日定期进行安全行驶分析会,重点就是要提醒村民安全防火,我们在实现全村监控全覆盖的基础上,定期邀请消防部门指导学习消防知识,就是为了互帮互带提高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而在村民眼中看来,全民防火公约制度和自己没有太多的关联,但是在看到隔壁村的邻居家被大火烧毁一空的房屋时,都打心底里赞成安全防火要在防范上打基础的共识。

  村支书介绍,由村镇建立的村民防火工作自治小组,每月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和巡查、消防宣传教育、志愿消防队训练等消防事务。村委会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建立一支农村义务消防安全队伍,负责对各联防户家庭火、电、气的使用等进行监督,及时清理易燃可燃物品,最大限度地拓展基层消防力量的覆盖面。同时,对乡镇民兵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增强乡镇自我抵御火灾能力。

  据统计,自2004年以来,该村未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而这些安全工作的取得与全民安全防火工作制度密不可分。盐城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夏存喜指出,“全民安全防火公约制度的建立,其本质上就是通过市民自己带动家人、一户连着一户的方式,实现人人关注消防的格局,在此基础上将消防工作与争创文明社区、安全村居等考核挂钩,最终推进了城市消防安全指数月群众消防安全满意度的全民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