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路 你我同行

30.05.2016  19:3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创业道路。他们有一个时髦的称呼——创客。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也让敢想敢闯的创客有了更多期待。
  

      商贸街区的漂亮转身 
  提起珠江路,南京人都知道那是大名鼎鼎的“电子一条街”,而现在这条著名的商业街又多了一个身份——珠江路创业大街。据介绍,珠江路去年起汇集了众创、众包、众扶和众筹的“四众”新模式,加速推进街区业态转型,目前已建成10个众创空间,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是南京市众创空间集聚程度最高的街区。在这场漂亮转身的背后,税务机关也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 
  最近,南京汉道网科技有限公司陈刚提出的税务问题在“优客工场”税务实务专题培训会上得到了解决。税务机关的专程到访让他备感温暖:“以前参加税务培训都是我们跑去税务局,可公司刚起步,有时候真的人手不足,现在把培训班办到了我们的工作场所,我很感动。” 
  直接在创客之家办税务培训,“优客工场”社区经理王茜觉得很接地气:“园区许多创业者在经营初期对税收方面的知识相当陌生,这样的活动希望以后能经常举办!” 
  此次专题培训的另一个亮点是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开展培训,税务专家共同讲解热点政策,解答涉税问题。玄武区国税局副局长严铀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借着国地税深化合作的东风,加大合作力度,为珠江路创客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税收帮我们地里淘金”
  在高淳区曙光村电子商务服务点,一盒盒包装精美的特色农产品整装待发,大学生村官李翔正忙着处理订货单。“前年加入淘宝网‘特色中国·高淳馆’,我们大学生村官集体创业团队开始在网上卖蘑菇,并因此收获了第一桶金。”李翔回忆道。“特色中国·高淳馆”是淘宝网在江苏省的首家地方特色馆,这一平台为农村创业者提供“线上+线下”的一体化营销模式。2015年,该平台聚集商家412家,销售累计达6亿多元,用互联网带动了高淳区传统农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业务量的增多,一些农村电商在经营中也暴露出少许涉税问题,甚至税收风险。“比如,享受优惠政策需及时备案,否则就不能获得税收优惠支持;开展经营需及时足额申报,否则会影响到纳税信用。”李翔说。 
  高淳区国税局在前期对农村电商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专门为这一群体提供税收提醒服务,对存在对外支付、应纳税额增长率异向变动较大等疑点的电商纳税人及时开展风险提醒。对此,某电商用户张会计深有感触:“幸亏上次接到你们的短信提醒,否则我就错过申报期了,创业真得懂点税法才行。”
  

      为创客端上“创咖啡” 
  28岁的创客朱翔3年前开了一家网络信息技术公司,主要从事网络手机游戏的开发与销售业务。为什么选择创业?朱翔说:“趁着年轻尝试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创业则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平台。而且国家给予了很好的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用好这些政策既是帮助自己,也是帮助他人。” 
  该公司发展很快,仅2015年就实现了近600万元的年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已达近130万元。说起公司快速成长的原因,朱翔有自己的一套心得。除了注重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外,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定期参加开发区国税局举办的“创咖啡”税收沙龙。 
  针对青年创客们富有激情、乐于交流和学习的特点,开发区国税局为他们打造了专属的“创咖啡”税收沙龙。在创业社区的咖啡馆里,创客们一边品尝着咖啡,一边和税务人员深入交流。“我很喜欢这样的沙龙形式。”朱翔坦言,自己在沙龙活动中不仅学到了财税专业知识,更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中,感觉到税务人员不仅是从事税收管理的公务人员,更像是帮助他实现人生理想的良师益友。
  

      扬帆起航,税风助力。面对全民创业创新的大潮,南京市国税局主动作为,创新服务,许许多多的税务人员和怀揣梦想的创客们并肩同行,开展着形式多样的创业助力活动,创客们的创业之路将走得更稳健、更踏实、更成功。(林国穗本报记者 徐云翔) 
  

      2016年5月30日《中国税务报》B2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