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先锋刘文胜:崇法为民更“稳胜”

16.02.2015  10:59

 

  刘文胜,1966年8月出生,现任滨海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污贿赂局局长。从事检察工作20年来,他始终围绕大局,心系群众,勤勉履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先后被表彰为盐城市劳动模范、盐城市知名检察官,被省检察院记个人二等功。2014年4月17日,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并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英模事迹报告团5名成员之一,赴全国作巡回报告。去年11月,被省委宣传部、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江苏首批“最美法治人物”称号。

  2015年2月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电视台联合17家新闻媒体、网站共同举办的首届“守望正义——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评选表彰活动揭晓,刘文胜经过人民群众网络投票、评审委员会最终定评,从全国检察机关33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膺这一称号。2月13日,刘文胜赴北京参加颁奖典礼,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曹建明检察长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本报记者 宋世明

  “每个执法者首先要做到的是敬畏法律、崇尚法律。有人说我在办案中不近人情,我认为不是不近人情,而是法大于情,法与情孰重孰轻,自有分辨。”全国模范检察官、滨海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长刘文胜用略带乡音的地方普通话告诉记者。

  这个说话声音浑厚、鼻梁上架一副眼镜的中年检察官昨天刚刚从最高检载誉归来。默默奋战在反贪一线这么多年,今年忽然进入了聚光灯下,他依然不失朴素真诚本色。

  反贪不手软:把我们的“辛苦指数”变成百姓的“幸福指数

  在滨海县这个不大的县城里,刘文胜很有名。担任反贪局长的9年时间,他办的案子多是涉及医疗、教育、社保等关乎百姓利益的民生案件,涉及科级以上干部33人。他不仅荣誉无数,更备受群众称赞,很多人都说刘文胜是滨海的“民生反腐志士”,但他总是说:“身边的‘蛀虫’不抓,百姓养着我们有何用!我们反贪干警要把‘辛苦指数’变成百姓的‘幸福指数’。

  2009年,在滨海县里流传着“医疗保险不保险,看病报销难上天”的说法,群众反映在花钱看病时总不能及时报销,审批过程也困难重重。但在县里,很多不合规的小药店小诊所却又被批为医保定点机构。

  接到群众举报线索后,该县检察院展开初查。这时,刘文胜听到一些议论,说弄不好查不出问题还得搭上自己,他还接到几个要求网开一面的电话。但是,刘文胜不以为然,他回忆说:“我觉着越是外界给的压力大,越说明里面的猫腻大。这不光是钱的问题,更是关系到百姓生命健康的大事!

  刘文胜和同事日夜奔波,暗中走访,摸清情况,对该县医保中心主任收礼受贿、滥批医保点、管理混乱等问题掌握了充分的证据。他还边办案边派人在医保中心为民众做解释说理工作,直到最后案子告破,当事人被依法惩处。

  因为此案的成功办理,盐城市医保中心主任职务犯罪案也被上级检察院交给刘文胜和他的团队。为了尽快找到突破口,他们逐一走访相关医疗机构,多方打听相关信息。在市医保中心对面,他们发现一个小诊所挂着“专治癌症”的牌子,下面还标明可用医保的字样,这引起了刘文胜的注意。他装扮成患者多次上门察看问询,通过调查发现,医保中心利用不止一家类似诊所套取医保资金,并与多个老板有不正当利益往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该市医保中心主任陈某贪污、受贿、挪用公款600余万元的特大案件被成功查办,为盐城的医疗保障行业清除了“蛀虫”,恢复了秩序,百姓拍手叫好。

  盐城市原一国企改制案件因涉及下岗职工切身利益,曾引起200余人上访,相关单位也调查过,一时成为“夹生案”“骨头案”。关键时刻,该市检察院领导想到了刘文胜和他的反贪团队。2013年8月14日,该市检察院将该案交给滨海县检察院。临危受命,为了摸排职务犯罪线索、寻找证人,刘文胜和其他干警一道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先后赴浙江、云南等5省调查取证,累计行程8000多公里,取证谈话近百人,查阅账目2000多本,形成卷宗材料32卷,历时100多天,最终将侵吞国家和职工利益的7名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涉案值高达1000余万元。2014年3月28日,一群两鬓斑白的原单位老职工将一面写有“反腐先锋”的锦旗送至刘文胜手中。一位在该厂工作40多年的老职工紧紧握着刘文胜的手,老泪纵横,一时哽咽。

  每一起职务犯罪的背后,往往损害的是党的声誉,侵害的是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刘文胜说:“查办职务犯罪,事关大局,责任重大,使命神圣!无论多难,都要办好办准,办成铁案。

  刘文胜长期战斗在检察工作第一线,他善于从大局出发准确把握执法办案工作,从不机械执法、就案办案,有效服务和保障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了检察工作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近5年来,他先后组织干警查办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案件近百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500余万元,并结合办案组织开展9次专项预防调查活动,推动有关部门完善相关制度11项,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领域和行业腐败问题。

  办案讲规范:十字五策工作法打出“稳胜”业绩

  刘文胜重视办案质量,他结合多年办案实践创新提出《办案安全注意事项25条》,对犯罪嫌疑人饮水温度、饮食餐具、服药记录等作出明确规定,有效防范了办案安全事故发生,该做法被省检察院反贪局在全省予以转发。他精心归纳总结的“定靶、攻心、拆盟、固证、类鉴”十字五策侦查法,被同事们称为“稳胜工作法”,实现了案件快侦快结、高质高效,《检察日报》予以刊载宣传。他组织查办3起案件先后被评为全省十大精品案件、优质案件和最有影响的反贪案件。办案中,他始终牢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理念,坚持不枉不纵,严把质量关,未发生一起冤错案件。

  刘文胜不畏权势、不徇私情是出了名的,但是他有情有义、心地善良也被津津乐道。刘文胜经常说,对待犯罪嫌疑人要有人文理念,要耐心交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要让嫌疑人不仅认罪,还要真诚悔过、痛改前非。

  2010年4月,在查办盐城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张某受贿案时,张某情绪一直起伏不定,虽然已交代了犯罪事实,但总觉得自己是“不幸者”。在此案即将侦查终结前,刘文胜和张某进行了一次长谈。张某的父亲曾是滨海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学校长,桃李满天下,他的4个儿子也都考上名校。刘文胜对张某父亲一直钦佩有加,所以在长谈中,他向张某讲起上世纪有位公社书记给老校长二斤红糖供应票被老校长婉言谢绝的故事;讲起了领导来学校吃饭,老校长拿半斤粮票和六毛钱扣在碗底不占公家便宜的故事;还讲起老校长老伴带着孩子在烈日下捡散落麦穗被老校长训斥送回生产队的故事。张某听后泣不成声。

  这次长谈后,张某写下了20多页的《悔罪书》,深刻剖析了自身犯罪原因,表示要真心认罪服判,不再上诉,好好改造。

  《天下无贼》是刘文胜最喜欢的影片,他说世上没有天生的坏人,每个人内心都藏着一份善良,只是有的人善良被邪恶盖过,有的人善良被忘得太久罢了。他说,其实法律就像父母训斥孩子,自己也心疼,但目的是想让孩子变好。

  办案中,刘文胜总是耐心听取犯罪嫌疑人的无罪、罪轻辩解,哪怕是离题万里的“自我表扬”,他也很少打断。他和犯罪嫌疑人有时会像邻家朋友一般拉家常,谈子女学习、谈对父母孝道,很多时候,犯罪嫌疑人都被他的话语感动落泪。但需要客观公正时,他从不主观臆断。

  随着刘文胜走上领导岗位,他的视野越来越宽,思考越来越深。他认为查办案件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惩前毖后。

  在刘文胜的提议下,滨海县检察院与县电视台联合创建“检察官走进直播间”电视说法栏目,以主持人和检察官访谈互动的形式开展以案说法。专门挑选反贪、反渎部门办理的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典型意义的案件,并插播办案视频和图片丰富栏目内容。2012年以来,共推出“聚焦违章建筑”“解读专项资金”“透视村镇建设”等7期说法节目,取得较好反响;专门成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室,制作宣传图板,让来访群众和办事人员零距离接触和感受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并通过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开展专项预防讲座、提供行贿档案查询等形式,为县直单位和企业提供“菜单式”预防服务。以此为基础,他建议院党组进一步整合全院力量,创新实施了集电视广播、电话热线、法制宣讲、公益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六合一”滨海检察预防模式,积极推动形成社会化大预防格局,有效遏制了职务犯罪的发生。

  铁面亦有情:活得坦然,睡得安稳,过得踏实

  “己不正何以正人”是刘文胜多年来的座右铭,他很早就跟家人约法三章:不打听案情,不替人说情,不收受礼品。从事反贪工作多年,刘文胜从未因家庭和亲友私事影响工作,他自信地说,自己从没办过关系案和人情案。

  他的“无情”和“铁面”早已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在办案的时候,经常有人来找我,送什么的都有,但我从没动过心。如果收了不仅案子办不下去,晚上也会睡不着,我会不安。

  很多人想不通,一个反贪局长家里怎么还会困难,但是对于他来说,生活的压力从未小过。父亲常年卧病在床需要照顾,儿子上学也要花钱,买的房子还要每月还贷,就凭自己一月两三千元的工资和早年下岗现在靠打零工的妻子一千余元的月收入,养活一个家着实不易。

  很多人都说要给他的妻子找个赚钱多的工作,他一一拒绝了。他身上的西裤穿了好些年,就是这件衣服还是前些年他在地摊买的减价货,他的皮鞋从来都是穿得烂了修不了才会再买。

  “身为一名检察官,即使在处理工作之外的事情时,也不能让人看矮了、看扁了!作为一名反贪干警更要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一家人生活,虽然日子紧巴,但活得坦然,睡得安稳,过得踏实!

  对于儿子,刘文胜很是歉疚,他一办案就会长时间回不了家,很少有时间管儿子。但儿子很有出息,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和专业。他说:“我曾让儿子去建筑工地搬钢筋,扛水泥,让他知道赚钱的艰辛,给他一份宝贵经历。

  “刘检对我们要求很严,经常手把手教我们,好多案子他都是亲力亲为,冲在一线,这些年我们跟着他学到了很多反贪业务本领,也从他身上学到了做人的品质。”一起共事多年的同事感慨地说。刘文胜则表示:“我的严格,不仅是对自己,更是对别人的负责。”刘文胜严于律己、甘于清贫,积极履行一岗双责,时刻告诫干警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保得住底线,言传身教带出一支纪律严明、廉洁高效的反贪队伍。

  “我这个工作得罪人,但是想到为的是老百姓,就有力量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我才能对得起这份事业,这份荣耀。

  “司法机关是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担负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机关,就应是最公正、最廉洁、最讲理的地方;从事法律监督工作的检察官,就应是清正廉洁的表率。

  刘文胜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