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珍:参加儿童团为县委和独立团放哨

16.03.2017  20:40

刘惠珍老人说,这就是当时县委县政府的临时驻地。

 

今年89岁的刘惠珍是土生土长的湾腰沟埭人,一直没有离开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刘惠珍的娘家住在湾腰沟11队,丈夫家在湾腰沟9队。虽说分属两个队,但其实就是在一个埭上,这个埭一共有好几个生产队。

 

靖江县委和独立团进驻湾腰沟后,立即得到驻地乡亲们的拥护和支持,驻地不少有志青年纷纷参加革命。当时,刘惠珍才13岁。为了欢迎县委和独立团进驻湾腰沟,家家户户宁可自己艰苦也要把房子腾出来让给县委和独立团使用。当时,刘惠珍家和伯父家两家合住三间茅草屋,本来就不宽敞,但是她的堂兄刘少卿参加了革命,她的伯父和父亲一定要把堂屋让出来给县委办公。刘惠珍至今还记得,在她家办公的是交通局,干部叫陈汝贤和杨华。他们白天在堂屋内办公,晚上睡在稻草铺的地铺上,吃饭也从来不在他们两家吃,总是到县委食堂统一就餐。说到县委食堂,其实也就是在另一户人家的大锅灶上,县委的同志一起就餐,吃的也和老百姓一样是稀饭杂粮。

 

由于读过几年书,刘惠珍的堂兄刘少卿没多久就担任安武乡乡长,后又担任长安区助理,一直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任扬州市人武部部长。受哥哥的影响,刘惠珍也是积极分子,参加儿童团,和同龄的刘宝兴等人在西港边的牛车棚站岗放哨,盘查从界河上来的陌生人,检查有无通行证,防止敌人混入我们内部刺探情报,日夜保卫我们的政权。

 

在刘惠珍的记忆中,湾腰沟许多人家都住了县委和独立团的人,独立团住得相对远些,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能听到司号员吹号的声音,还能听到部队出操“一二三四”的喊声。

 

县委和独立团虽然进驻湾腰沟几个埭,但一旦有敌情,会迅速转移,有时甚至上半夜住满了人,下半夜就全部转移,清晨一个兵也看不到。独立团有时也会主动出击攻打敌人,凡是打到大仗,湾腰沟人民自发跟随部队提供服务。攻打新港敌驻点的时候,刘惠珍就跟随部队出发,帮抬伤兵、洗绷带等。她还记得独立团火烧三元桥敌驻点时,部队战士两个一列从张家埭往西出发的情景,没多久,三元桥那边火光冲天。被袭后,敌人很久都不敢出来。

 

1947年,新四军北撤,敌人占领了湾腰沟,展开疯狂报复,一批干部遭杀害。刘惠珍记得,堂兄刘少卿家的房屋被敌人拆掉,砖瓦被运去修炮楼。当然,被拆掉的不止他一家,原本热闹的湾腰沟顿时处于腥风血雨中。

 

当然,北撤的新四军没有忘记这个革命根据地,1949年南下时,一举收复了长安区,解放了湾腰沟,一批恶霸被镇压。那时候,刘惠珍已经20岁。也就在这一年,她和9队的毛成结为夫妻。毛成也是革命者,他是县公安局短枪队队员,解放后在大觉的企业任厂长,前几年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