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上超20分钟堪比过劳?南京要40分钟

29.05.2015  15:13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称,他们发现通勤时间与精神压力相关,上班路上花费时间超过20分钟,就可能让人产生由拼命工作带来的精疲力竭感觉,超过35分钟,则可能排斥工作。自驾比其他交通方式通勤更容易产生压力,从郊区往市内通勤比相反方向通勤更容易产生压力。对于这一研究结果,不少南京人都表现得很吃惊,因为上班花20分钟算很快的,这就精疲力竭了?就南京而言,目前平均通勤时间约在35分钟,而花一个多小时的也大有人在。不少市民表示,通勤时间长确实容易觉得累。对此,相关专家建议,建立弹性工作制度可缓解这一问题。

  不少南京市民上班耗时超一小时

  据报道,加拿大研究人员分析了魁北克市1942名分别在63家单位工作的人的数据,这些人年龄在17到69岁之间。研究人员说,雇主应允许员工灵活掌握上班时间,“灵活安排员工通勤时间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而且能提升用人单位吸引力。”对于这一研究结果,记者采访不少南京市民后发现,大家对于上下班花个二三十分钟就会有精疲力竭的感觉都“惊呆”了。不少市民“羡慕嫉妒恨”:“如果我每天上下班只需要这点时间,那真是要谢天谢地了。

  据社科院2012年发布的数据,南京人上班路上平均耗时37分钟。2014年一季度,一家知名导航公司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南京市民的平均通勤时间(即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为40.49分钟,跟2012年社科院的数据相比,多了3分多钟。一位交管人士表示,最新的通勤数据尚未出炉,但现在南京的高峰交通有所改善,通勤时间应该会下降,平均约在35分钟。

  而这还是个平均数据,据记者了解,事实上,不少南京市民在每天通勤上所花的时间,都是这个数据的一至两倍,有些家里住得远的,甚至耗时更多。

  上下班耗时太长,觉得累

  不过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上班途中耗时太多耗费精力的观点,不少市民都有共鸣。家住桥北明发滨江的南京市民王小姐告诉记者,她在新街口上班,“大桥容易堵车,停车位又不好找,只能坐公交。”她告诉记者,每天早上转两趟公交,如果大桥不堵车也要一个多小时。上下班时间长,每天回到家就累瘫了,根本不想动。“三号线开通后,上下班耗时明显少多了,也就35分钟左右,还不用担心堵车。”然而王小姐称,尽管上下班时间缩短了不少,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觉得路上太耗精力,往返还是觉得很累。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上下班耗时太长觉得累,不少南京市民都表示有同感,“没办法,有时候还影响心情,到了办公室还好,回到家连话都不想说。”张女士对记者说。

  通勤时间长导致工作压力骤增,影响情绪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李箕君说,相对国外来说,国内通勤时间长,更可能会导致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疲劳,导致工作效率、精力的下降。如果公交车颠簸一两个小时才到单位,如果开车堵在路上很长时间,那真的是身心俱疲。从生理上说,腰酸腿疼,肯定影响工作热情。另外,如果加上道路拥挤等不可预知因素,很多人会缩短自己的睡眠时间。睡眠时间不够,会导致人的精力快速下降。每天靠一杯咖啡,只能是透支自己的健康。

  从心理上说,过长的通勤时间,占用了人们本来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侵占了休息、娱乐等时间,打乱了计划安排。如果工作单位对上班时间要求严苛的话,这种通勤时间带来的烦躁、焦虑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可能就会给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通勤时间长还有深层次因素要关注

  通勤时间长,有的时候与工作压力的关系不是这么简单。李箕君说,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工作压力是一个系统,通勤时间过长,还不是工作压力的唯一来源。也就是说,通勤时间长,有的时候只是生活、工作等压力的一个来源或者说一个表面现象,背后反映出的个人深层次的东西更为值得关注。

  “通勤时间长,有时意味着房子距离工作单位很远,可能不在市中心,这反映出个人经济状况。还有,通勤时间长,意味着交通成本可能更大。”李箕君说,通勤时间长背后的经济状况、社会交流状况,可能更会影响到工作上的热情。

  过劳会增加心脏负荷,建议推行弹性工作制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做好公共交通建设,提高通勤顺畅度,减少城市生活成本,都是必要的措施,有条件的也可实行弹性工作制。

  南京市中医院心脏科专家告诉记者,生理、心理的疲劳,都会增加人们心脏的负担。南京慈铭健康体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曾经在全国做过一份大数据调查,从一份2000人的体检样本调查得知,40-55周岁年龄层,体检发现有心脏问题的占到了一半。建议有关企业或单位,采取弹性工作制的方法。

  专家告诉记者,建立弹性工作制度,一来可以解决通勤时间的问题,二来减轻员工负荷,增加工作效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赵曙明说,出于健康的因素,他建议单位可以采用弹性工作制的方法。比如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个时间段,一般人都在。但是早于10点或者晚于下午3点,这个时间段,可以交给员工自由安排,早上班可以早点下班,晚点上班则晚点下班。

  链接

  南京拥堵排名从第6降到26

  去年,一家知名导航公司推出了中国“十大堵城”排行榜。具体来说,就是按照正常情况下多长时间走完的路,来对比中国各大城市实际所用时间,得出一个比值,比值越高,证明城市堵车越严重。比如平均10分钟走完的路,在某个城市需要花费30分钟才能走完,那么这个比值,即拥堵延时指数就是3.0。

  2014年第一季度,排名显示,南京的拥堵延时指数为2.29,平时延时时间为21.74分钟,平时速度为24.18公里/小时,排名第6。同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南京已经退出“前十”。

  而在2015年第一季度,南京的拥堵排名有了进一步下降,排名降至26位,全天平均拥堵延时指数为1.48。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