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鱼季昨收官 直击今春江刀捕捞“最后一网”

12.05.2017  14:11

 

昨天凌晨1点,市渔业一分公司渔民张华才一边吃早饭,一边发动小渔船。估摸着1小时后要涨潮,张华才叫醒了4名船工,5个人趁着星光一起出发。5月10日是今年刀鱼季的最后一天,“张华才们”准备在这一天“放手一搏”。

 

随着发动机笃笃笃的响声,渔船缓缓出港。十分钟后,借助渔船的探照灯,张华才的视野范围内出现了绿色的浮标,这是航道的标志。“再往南,来往船只多就有危险了”。张华才说,捕刀鱼时,每条渔船的作业区域都是分开的,市渔业公司将各区域东经北纬标得清清楚楚,彼此互不干扰。凭借三十多年的捕鱼经验,张华才很快找到多年耕耘的一个江刀渔场。

 

3时许,张华才和船工在江面先后布下3担流刺网。流刺网作业时,两条船相距200米,一起拉着竖直的网呈半月形逆潮而行约2海里。几分钟后,这些网格为4.6厘米、网长达数百米的流刺网,宛如巨幅画卷徐徐展开,探入约30米以下的江底,随同漫漫江流拖曳开来。此处江水并不很深,流刺网铺开后恰可深入水底,拦获江刀。

 

在张华才所料的时段里,长江潮水,徐徐而来。这位身着橡胶皮裤和长筒胶鞋的专业渔民早已“全副武装”地等待。早上7时,五人合力拉网,张华才目不转睛地盯着一段段升起的渔网,其间,数十条银色的江刀让他紧绷了一晚上的脸庞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一共5斤7两!其中“大刀鱼”共计4斤,其余都是不足秤的“小毛刀”。“要是清明前能捕到这么多该多好,那时候一斤就能卖到四五千元呢。”相较于船工的喜不自禁,张华才埋头苦笑,他闷头抽了口烟,自嘲道:“这两天终于盼来鱼汛了,可是价格没有了,长江也要禁捕了。

 

他的落寞,不是没有原因的。2015年,他花费25万元购置了一艘新船,去年,刀鱼产量奇差,扣除人工工资和柴油费,几乎没存下钱,今年刀鱼价格最高的时候产量不尽如人意。“买船的钱,到现在都还没有赚回来,怎么开心得起来。”张华才无奈地说。

 

上午9时,张华才的船刚靠岸,提着木杆秤和竹篮的鱼贩们,就立即跨上渔船开秤收鱼。在今年刀鱼季最后一天,本地江刀的价格也跌入年内新低,船头收购价每斤400——700元。在一番讨价还价里,“挑剔”的鱼贩买走了卖相最好的14条大刀鱼,一共1800元,这便是一船五人江上搏击一上午的全部所得。

 

卖完最后一批刀鱼,张华才开始拾掇鱼贩“看不上眼”的小毛刀,招呼船工们吃今春第一顿“刀鱼饭”。他说:“一船人,风里来、浪里去,江上搏击了51天,总算也吃了一次‘天价鱼’。”算一算船工的工资,再把前阵子欠下的柴油钱清算完。张华才掂量着荷包里剩下的“银两”不多了。他知道,长江和政府留给渔民的时间不多了。最近几年“刀鱼全线禁捕”的消息层出不穷,这些消息绝不可能是空穴来风。他不知道,倘若有一天,真的禁捕了,他这样“只会打鱼”的渔民该怎么办?靠在渔船低矮的窗台上,张华才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