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市政府出资超亿元 夯实农村消防基础

23.03.2016  19:18

  为全面夯实农村消防基础,保障农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近年来,宁波为强化消防工作经费保障,采取“财政为主、集体为辅、其它补充”的方式,由县(市)区、镇两级政府出资,建立农村消防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通过建设,全市农村火灾形势持续稳定,火灾四项指标稳中有降,为农村火灾防控工作提供强力保障。

  统一硬件建设标准,在出租房屋集居点和“九小”场所配备灭火器,通过引导,改变村民老、旧、陈思想,提倡村民家庭配备灭火器;充分利用天然水源作为消防车取水口和消防泵取水埠头,并修建消防水池,确保消防用水;在村主要路口、公众场所制作墙画、黑板报,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向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发放宣传资料,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据统计,去年全市新增农村室外消火栓1585个,新增消防取水口1017处,新配灭火器20000余只。

  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志愿消防队伍建设。全市各行政村都组建村干部具体负责、人员固定的志愿消防队,设专门库房,配备消防泵及相关器材装备,部分行政村还配备运送消防泵的机动三轮车,提高机动灵活性,确保第一时间到场灭火。如象山创新成立“纺织女工清剿队”,积极参与企业隐患排查,去年累计排查单位500余家,消除隐患365条,成效显著。消防平安镇、村建设以来,全市累计建立村级志愿消防队1150支,配备消防泵1516台,队员7057人,有力提高了农村抵御火灾的能力。

  针对全市农村老旧民房、出租房电气隐患较为严重的现状,全市消防部门继续深化电气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采取电气线路穿管保护,防止老化,每户安装多用固定插座和空气开关,杜绝线路私拉乱接等方法消除火灾隐患。目前,全市已对23万多间房屋进行改造。江北、余姚等地针对部分出租房厨房和卧室共用的特点,采用纸面石膏板将厨房和卧室在空间上进行防火分割,严防因厨房动火导致发生亡人火灾事故。

  此外,政府对农房消防改造完成并验收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适当补贴,对顺利通过消防平安镇、村建设阶段性验收的街道、村也给予了奖励。去年,仅慈溪、余姚两地用于奖励的经费超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