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低温储粮 延缓粮食品质劣变

19.11.2014  19:17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市场收购主体的多元化,在收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部分高水分粮流入粮库仓库内。其主要原因是:一是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市场竞争激烈,老百姓售粮心理发生变化(惜售);三是加工企业(小米厂)抬价收购;四是小商粮贩囤积粮源,导致粮价不稳、质量超标。粮库如按国家标准来收购,可以说难度非常大。因此,所收的粮食水分大、杂质高、品质差,给仓储保管带来一系列难题。为了确保存粮安全、降低水杂、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建议可采用准低温储粮存储和保管粮食。

一、采用方法

对高水分粮入库(16%-18%),可采取边入库边通风方式,将外界干燥空气通入粮堆,空气在流经粮堆的同时带走水份,也可在昼白晴好的天气情况下,当气湿低于65%,通风时机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3时,可采用压入式与吸入式交替进行的通风方式,先压入式通风,使中、下层水分降至15°左右,再用吸入式均衡水分,待水分达到平衡时,再用压入式通风。如此反复交替进行使安全水分逐步均匀地达到保管标准即可。同时,选择气温低、湿度相宜的昼夜通风,使粮堆粮温降到最低目标温度,并达到目标平衡温度,确保安全度夏、防发热、结露、霉变及抑制虫霉活动,延长到秋季薰蒸杀虫,通风降水,达到保管好粮食目的为止。

二、时间把握

3月初(春风季节前),粮面实施单面密封,控制外温辐射,保持粮堆内部低温,减少害虫感染,经过春密闭、夏保温、秋防治、冬降温的过程,达到安全储粮。

根据多年保管经验来看,粮堆实施单面密封后,3—5月份平均粮温要低于12℃,夏季夜间适时开启排风式轴流风机,秋季适当时机通风,6-11月份平均粮温控制在20℃以内,10月份粮温最高,但仍然要保持在22℃左右,冬季先远后近揭膜通风,使粮堆内温度降至5-8℃。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在不同储粮季节采取不同的储粮手段和通风方式,使得存粮达到春季低温储粮、夏季准低温储粮,而秋季平均粮温达到准低温储粮要求。

三、品质效果

高水分稻谷通风降水,应选择白天干燥环境进行,在通风期间,严格按照通风条件选择通风时机,避免无效通风。高水分稻谷经过通风降水降温处理后,在密闭状态下存储一年左右,储存期间品质变化较小,能达绿色保鲜储存的目的。特别是在通风降水过程中,仓库保管员应24小时跟踪、检查,做好记录,观其粮堆温度变化情况,每次通风降水后应抽样检验水杂,比较通风前的水杂情况,实施下一步通风降水过程,认真观察粮堆水分、粮温、湿度与气湿、气湿变化,勤入仓检测粮堆各层点的水分、温度、质量等情况,防止上层粮食水分过高而产生粮面板结或结露现象,从而导致粮堆孔隙度下降,影响通风效果。

四、措施应对

由于高大平房仓收购高水分粮时间长,有时能拖至一个月左右,外界气温又变化无常,粮温会上升,出现已收的粮食发热、储粮品质下降,加之害虫会感染,这时应做好防治隔离工作,也可以采用小仓并入。总之要抢时间,保质量,并确保入库过程储粮安全不受威胁,择选适时风机方式对高水分稻谷边入库边通风,降水降温,确保高大平房仓高水分稻谷整仓机械降水控温储藏。

五、工作要求

总之,高水分粮入库不仅要做好降水、控温工作,还要做到仓房上不漏、下不潮、四周墙壁不漏气,通风设施优良(通风道摆放应按要求),对害虫的治杀要一次性彻底、干净灭之,治杀后要防感染,严禁重复薰蒸,因为害虫一次薰不死,形成抗药体后,二次薰蒸难度更大,不仅增加费用,而且浪费财力、人力和物力,粮食的品质也受到很大影响。

六、达到目的

不管是普通仓房和高大平房仓存储的高水分粮,利用压入和吸出式通风,应边通风边翻整粮面,加快湿热空气的排放,再启动排风机换气(没有山头排风机应抓紧装,通风降水离不开),待整仓机械降温平衡,严密闭控粮温度夏,抢抓冬季低温通风降温,确保能延缓粮食品质变化,达到降低费用,实现准低温储粮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