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种植物净化空气能力大PK “吸甲醛比赛”芦荟竟垫底

11.03.2016  08:57
57种植物净化空气能力大PK “吸甲醛比赛”芦荟竟垫底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空气质量是当下市民生活中的重要话题,绿色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已经是共识,不过到底哪些植物净化空气效率高呢?昨日,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发布了一份植物净化空气能力榜单,联合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信息工业大学对57种植物进行了实验。实验显示单株植物中,人们熟知的芦荟竟然是吸收甲醛最少的,而单位叶面积吸收雾霾的试验中,南京行道树梧桐排名也靠后。到底哪些植物排在前列,绿化园林部门是否会依据榜单来规划绿地植物呢?扬子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浏

   57种植物PK净化能力

  城市园林绿化对空气中PM2.5及污染气体有没有消减作用、消减功能到底强不强以及怎样科学建设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绿地,是摆在绿化园林部门的重要课题。记者了解到,南京市绿化园林局联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次跨学科定量研究了常见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和室内绿植对空气PM2.5及污染气体的消减作用。据了解,实验在人工模拟室内采用实时在线监测仪,针对33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以及24种绿植进行了测试。

   室外组选手:园林绿化植物

   高个子”中枫杨摘冠,栀子花“身材小能力强

   参赛选手数量:33种(其中包括21种乔木和12种灌木)

   测试内容:对PM2.5、硫化物、氮化物等三种有害气体的消减作用

  在参加实验的33种园林绿化植物中,既有法桐,雪松,香樟等南京常见的行道树,也有樱花、玉兰和梅花等等“高颜值”的观花树种,此外还包括栀子花、含笑这样的“矮个”灌木品种。可是和高大挺拔的“乔木组”选手同场竞技,娇小玲珑的“灌木组”选手会不会因为“身材矮小”而吃亏呢?据参与实验的专家介绍,此次他们的实验数据分为单株植物和单位叶面积两种,后一组实验数据会让一些“身材小、能力强”否认植物在比拼中脱颖而出。

  综合比较下来,乌柏、银杏、广玉兰对三种有害物质的吸收效果均排在前列。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