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看养生类图书十年沉浮

21.03.2016  14:41

      作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本文主要依托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数据,对2004~2013年连续十年中医药相关的图书出版和发行的数据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通过2004~2013年中医有效新书品种数和大众健康有效新书品种数比较表(见下表)可以看出,十年时间可以比较明显地分割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4~2008年)

      此阶段中医类有效新书和大众健康类有效新书的品种数都呈现了一个增长趋势,尤其是与2006年相比,中医类稳步增长,而大众健康有效新书品种数则在2007年出现了跨越式增长。2008年,大众健康类新书品种数与2006年相比仍有跨越式增长,与2007年相比则有所下降,中医类图书和大众健康品种总和则在2008年继续保持了增长趋势。

      造成第一阶段趋势变化很重要的原因是2007年初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求医不如求己》的横空出世,这本书创造了大众健康类图书的神话,并直接带动了大众健康和中医类图书市场的明显增长。该书蝉联2007年和2008年大众健康图书的畅销榜第一名,2007年开卷监控超过10万册(实际销售超过50万册),2008年开卷监控24.7万册(实际约130万册),并连续4年位居大众健康畅销书榜前10名,创造大众健康类畅销书的神话。

      第二阶段(2009~2013年)

      数据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与2008年相比,大众健康类新书在2009年呈现了明显的增长,2010年新书品种维持在2009年的高点,在2011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中医类新书与2008年相比,2009年和2010年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在2011年反而出现了一个增长;二者的品种总和则呈现了另一种趋势,即2009年、2010年延续了2004~2008年的逐年增长趋势,从2011年开始,出现了逐渐下降的趋势。

      分析2009~2013年数据出现明显分化的原因,与《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本看来辉煌却注定短命的图书有很大的关联。2009年9月,一本《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给整个中医或者大众健康类图书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开卷的监测数据来看,该书2009年9月上市,到2010年5月,上市不足一年,累计销量已经接近50万册。此书热销,让作者张悟本成为家喻户晓的养生专家。

      2010年5月,北京工商和卫生部门突查“悟本堂”,这位专家名医,瞬间从神坛上尘埃落地,中医世家、名校学历、营养师职称等均为自己包装造假。《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市场表现也急转直下,直接带来了大众健康类图书新书品种的曲线形成。

      此外,2010年10月,原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加强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管理的通知》,实施养生保健类出版物出版资质准入制度。相关政府机构介入养生保健类图书的调控,出版养生保健类图书必须有相应的出版资质,否则图书不允许出版。于是许多出版单位被排除在外,这直接造成了很多即便是具有保健类图书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对该类图书的出版也保持谨慎观望。而读者的失望,则造成整个大众健康类图书市场的低迷,不仅直接表现在了有效新书品种的下降,更为明显的就是单品种图书的销量下降。种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让整个中医尤其是大众健康类图书市场进入了调整阶段。  (张立军 包艳燕)

      (作者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媒体事业部副主任、文化科普编辑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