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冶山柳塘庄冬季蒸糕年味足创收多

10.02.2015  11:20
        民间谚语说:进入腊月门,忙年累坏人。意思是说: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什么买对联、买鞭炮、蒸馒头、蒸年糕,事情多着呢。当然,忙年这个传统习俗里也孕育着无限商机,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四合墩社区柳塘庄自然组有8户组民就抓住春节购物潮时机,突击加工、销售年糕,一个冬季,靠年糕就能创收30万元。
        柳塘庄年糕香飘四乡八集
        到了腊月,乡村集贸市场开始热闹起来,平时看不到的馒头、年糕摆上了销售摊点,市场上立马有了年的味道。四合集贸市场里,仅卖年糕的就有8个摊位,赶集的村民看到年糕,忍不住驻足观瞧,随手买几斤,提前感受一下年味。
        柳塘庄的冯翠霞就是卖年糕队伍中的一员,她一边点着钞票,一边告诉记者,整个四合集贸市场的年糕都是柳塘庄的组民加工的。到了逢集的时候,在固定摊位销售,一次仅带一篮子的年糕,卖完了再电话遥控叫家人送。“一篮子四十多斤,一般一个逢集能卖近两百斤的年糕。”她说,这还只是最近一段时间的销售量,到了年关,年糕可就吃香了,一天能卖出大几百斤。
        “一天能卖几百斤年糕,这可不是小数目。”一位张姓年糕摊主如实相告,到了腊月中旬,卖年糕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到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的时候,千把斤年糕的日销售量也是有的。因为,柳塘庄的年糕不仅仅赶四合一个集市,还要赶六合周边乡镇的集市,进入腊月之后,金牛湖、东王、马集等地都有柳塘庄的年糕零售点。
        记者来到马集集贸市场,柳塘庄的黄胜利正在这里定点销售年糕,一位顾客正在询问年糕价格,称了两斤还嫌不够,又让黄胜利给他称了两斤,一边忙着付钱一边还念叨着,“多称点,回家用油炸炸,好吃。”黄胜利告诉记者,他们家兵分四路,爱人赶四合,自己赶马集,有的赶八百,另外家里还要有人留守,迎接上门购买年糕的顾客。
        年糕寓意吉祥成馈赠首选
        早上7点多钟,已经有顾客到四合墩社区柳塘庄上门选购刚出锅的年糕了。家住冶山街道的黄元曹一早就顶着寒风来到集市上买年糕,他说,家里的孩子都喜欢吃年糕,平时家里年糕都不断供的,孩子上学早起煮几片吃吃,大人早晨吃稀饭,也兑点年糕煮,“好吃!
        “这几天买糕比较轻松,所以提前买点馈赠亲朋好友,越靠近年关,年糕越难买,排不上队。”村民赵德林也是特意赶来买年糕的,他告诉记者,自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喜欢吃年糕,家里平时也常买,一家人百吃不厌,“快过年了,儿子还特意打电话来,让我多买点年糕,准备去无锡看朋友时带去送给他们。
        “过年买点糕是老传统了,”村民吴秀兰说,买糕是农村里的习俗,年年高高爽爽、节节高升,寓意吉祥,尤其是过年期间,大家都图个吉利。她说,自己家要蒸几十斤年糕,晒干储存好,一直能吃到栽秧时,想吃年糕的时候,只要把晒干的年糕用冷水泡一泡再下锅煮就可以了。
        村民周礼春说,冶山做年糕的户数特别多,虽然是些小作坊,但都是采用传统工艺,所有流程一个不能马虎,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好,因而倍受欢迎。
        蒸了年糕才有年样
        在柳塘庄采访,年糕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认为,过年就得像过年样,蒸馒头,蒸年糕,不然的话,就没有年的样子了。在上了年纪的村民的记忆中,过去,四合墩周边的农民一到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蒸年糕。而加工年糕既有季节性,也有连续性。一般从农历9月起加工年糕,销售旺季在腊月中下旬。到了三十晚上加工、销售停止。黄胜利说,做年糕起早带晚是常事,过了腊月初十以后基本上就没有时间休息了,有时候累得不行,随便找个地方躺下就能睡着。
        黄胜利自小就喜爱吃年糕,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到了腊月底,就等着蒸年糕,趁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拿起一块就吃。他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年糕不再那么稀奇了,但是,蒸年糕、卖年糕、吃年糕,依然受到消费者的热捧,图的就是年味,而柳塘庄的组民们借助现代工业化机械,凭借祖传手艺,守住年糕加工这个年味十足的年货加工阵地。
        柳塘庄8户组民坚持多年加工年糕,不仅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题,还增加了家庭收入。如今,柳塘庄的年糕已经销售到了上海、杭州、宁波等大城市。据当地会计测算,柳塘庄8户人家冬季加工、销售年糕大约8万斤左右,创收30万元。
作者:许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