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浪资本市场弄潮智慧经济

22.01.2016  09:14

  扬中加速转型打造经济“升级版

  1月19日下午,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红彤彤的财富大门前,随着上市宝钟的敲响,“扬中企业专场挂牌仪式”拉开了该市企业上市的大幕,参加集中挂牌的通灵股份、天辰新材、江苏海天三家企业,比同行的另外12家企业,更先一步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解决了融资平台问题,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企业想做的事情。另外,挂牌上市为企业转型升级、扩大产品门类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企业今后更好地发展插上了翅膀。”通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荣飞如是说。

  一个县级市,是如何在资本市场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的?这源于扬中市把推动转型发展作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扬中把产业转型、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发力点,以创新为驱动、以项目为依托、以载体为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动力。

  资本市场“扬中板块”现雏形

  在资本市场日益活跃的大环境下,扬中将2015年确定为“上市突破年”,从而打开一个全新的企业发展通道———让企业到资本市场的浪潮中搏击奋进。

  为此,该市设立了扶持企业上市专项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上市各种奖励及支付有关费用等,对在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境外市场新上市的企业,将分别奖励原企业法人代表4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对参加场外市场股权交易挂牌的,奖励原企业法人代表150万元。同时,拟上市企业在办理相关手续时,所涉及的相关行政事业及服务性收费一律免收;企业上市后三年内将发行股票直接募集资金80%以上用于本市投资发展的,政府还将按募集资金的4%奖励给企业。

  一声哨响,一大批企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经历了“要我上市”到“我要上市”的思想转变、冲破规范化改造的重重关卡,扬中企业上市工作推进有力,起色明显:目前,该市挂牌企业总数6家,在全市排定的50余家上市后备企业中,已签约挂牌协议的企业就有23家,其中新三板18家,上交所5家。

  力推企业上市,扬中也正面临资本市场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扬中市委书记孙乾贵认为,企业上市进入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需要,也是企业转型的需要,更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需要,“3到5年后,全市直接融资规模要超过融资总量的30%,基本形成直接融资的‘扬中板块’”。

  “智慧化”样板激发转型活力

  1月9日上午,中国国际新经济(智慧长江)产业发展联盟在扬中正式揭牌。同时智慧长江新经济圆桌论坛圆满召开,来自国家相关部门的众多专家聚首扬中畅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来自全国近百家高新企业还联手成立了“智慧长江产业发展联盟”,预计投入将达180亿。

  近年来,扬中积极呼应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该市开发区联合中国通信集团、陕西金控北斗信息科技,以及智慧长江(江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北斗信息港”,推动服、贸、融、城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智慧园区新样板的技术支撑。

  开发区的“智慧长江O2O服贸融总部”项目,是扬中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工作的一个缩影,以创新转型为“主线”提升产业层次,该市还全力推进工程电气、光伏新能源、现代制造业“三大产业”转型发展,强力推进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工程电气抢抓智能电网改革、高铁出海等战略机遇,加快向“智能电气”转型;装备制造业重点围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制造和港口机械制造产业,坚持制造与应用并重,走出了一条以应用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创新,以创新推动发展的新路子;光伏产业开启了清洁能源产业“新时代”。

  集约“新常态”凸显发展亮点

  1月21日,位于扬中市城北科技园北区的万宝电气智能电气项目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一条条全新的生产线已经初步展现在眼前。据悉,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购置国内外各类智能化设备106台,正式投产后,年产出预计将达7亿元。

  企业园区集中,产业高端集聚,资源集约利用是扬中目前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新气象,在这片发展的热土上,与万宝电器一样“集约”的“新常态”还有很多,“三集”模式的和谐共振,实质上已经成为该市科学发展、创新转型的生动写照。

  记者了解到,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大项目纷至沓来,扬中建设用地指标异常紧张。对此,该市以产业“三集”园区市场化运作试点为契机,合理规划发展空间,通过引导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着力提升土地利用产出率,走出了一条占地少、亩均产出高的“精明”增长之路。

  如今,要在扬中申请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多了一道“门槛”———“亩均效益”,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成为该市筛选项目、提高投资质量的一把新“标尺”。如三茅街道就在项目招引中明确规定:项目达产后街道公共财政收入要求每亩不低于2万元;对于孵化期的中小企业,由街道规划建设楼宇产业园供租赁使用,解决运营场所问题;对于有一定体量、高附加值的科技类项目,则引入城北科技产业园,由投资方按照园区统一制定的标准自建厂房。

  通讯员孙薇 江苏经济报记者谢树仁

编辑: 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