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夕, 48岁的她终于“回家”了

24.12.2019  02:41

  冬至一到,家家户户都忙着包馄饨、吃冬团,一家人齐聚一堂祭祀祖先。对河南开封的张红霞来说,今年的冬至格外特殊。出生不久就被抱养的她,48年后才知道自己来自靖江,并幸运地在今年的冬至得以认祖归宗。

  12月21日,张红霞和丈夫一早便带着二女儿从上海启程,冒着绵绵细雨赶到了靖江。上午11:30,张红霞在志愿者的陪同下,来到澄靖园区江防村花子圩与亲人团聚。守候多时的张明保看着酷似自己的女儿,两眼泪光,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确定妹妹在冬至前夕归家,常年在兰州打拼的张林也早早赶回靖江准备,并让妻儿驾车到高速出口为妹妹指引回家的路。

  张林今年50岁,在家中排行老大。年幼时,他便知道自己还有个小他两岁的妹妹。当年因为各种因素,张林的母亲在上海生下妹妹三个多月后,便将她送给他人抚养。这些年,父母相继重组家庭,但他心里始终放不下那个素未谋面的妹妹。从1994年开始,张林多次赴上海寻找妹妹的下落,并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寻亲信息,但始终没有结果。直到今年9月份,上海的弟弟给他打来电话,称在网络上发现一则寻人启事,上面的信息和照片似乎都能对得上,极有可能就是他们正在找寻的妹妹。得知这个消息,张林大哭一场。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张红霞既兴奋也感动。她说,自己出生在1972年6月16日,当年10月被河南开封的养父一家领养,幼年时从邻居口中得知自己非养父母亲生。养父去世后,养母陈玉兰主动为她提供了寻亲线索,她这才知道自己是在上海被抱养的。从2007年起,张红霞在丈夫陈建彬的陪伴下,踏上了漫漫寻亲路。

  “非常感谢这么多热心的志愿者!”和亲人团聚后,张红霞不忘向志愿者们送上锦旗。原来,她能够顺利找到亲人,多亏了江阴、靖江两地寻亲志愿者的帮助。当天,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办公室主任吴霞也在陪伴张红霞回靖的队伍里。她说,今年5月12日,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在河南郑州举办了一场寻亲交流会。正是在这场寻亲交流会上,张红霞提供了自己的寻亲信息并采集血样录入了基因库。根据张红霞提供的信息,志愿者在上海当地的福利院查询到了更多的信息,确定张红霞的根在靖江。随即,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与我市马洲之家寻亲部取得联系。

  “大概在今年9月份,我们的志愿者找到了张明保一家,采集了张明保的血样。期间,张红霞通过志愿者和张林取得联系,两个人通过微信视频,看着相似的脸庞,心里都认定对方就是自己的亲人。11月初,DNA鉴定报告最终证实他们确实是血浓于水的亲人。”马洲之家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何红钢说,两地志愿者的爱心接力,最终为张红霞圆了团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