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多发心血管疾病 年轻人也要当“心”

26.12.2016  17:43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接受考验的季节。金陵晚报记者从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了解到,心血管患者明显增多,床位爆满,走廊也增添了不少床位。该院心血管内科田乃亮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这几年来,我院接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持续上升,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心血管疾病逐年上升的严峻现实。特别是冬季和节假日期间,更是成为疾病的高发时段。

  30岁男子突发心肌梗死

  日前,家住溧水的李先生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被紧急送往南京市第一医院就诊。据介绍,30岁的李先生是一名厨师,一米七左右的个子,体重有90多公斤,平时喜爱吃高脂食物,身体肥胖,又少运动,加上天气变冷,从而导致急性心梗发作。

  “每年这样的年轻患者都有十几例,心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田乃亮主任医师指出,目前心血管疾病已出现低龄化趋势,40岁左右的患者逐渐增多。

  他提醒,发现有持续的胸口闷胀、头晕、气喘等现象,不要掉以轻心,要尽快就诊,因为这可能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前兆。高血压病人早期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有的人仅仅表现为头昏脑胀、精力不够,多数人误以为是“休息不够”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是高血压所致。冠心病患者则可能会在活动时明显感觉到胸口有闷胀感,上楼梯或运动时气喘,使得活动受限,不敢运动。有的人不在意,有的人则会误以为是胃部的问题。

  气温骤降是高发元凶

  “冠心病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般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从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心肌梗死。

  田乃亮主任医师说,除了冠心病之外,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还有大血管疾病、心脏瓣膜病等,而且都是在冬季高发。

  “由于冬季气候寒冷,会导致人的血管收缩,血黏度增加,冠脉血管阻力增加,很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心肌缺血缺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恶化的几率。另外,冬季还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的季节,感冒、支气管炎等都会影响心脏,诱导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田乃亮主任医师提醒,由于老年人的血管存在一定程度的硬化,所以一般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另外,“三高”患者以及吸烟人群也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也可能患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冬季谨防心血管疾病

  田乃亮主任医师说:“年轻人患上心脑血管疾病更易致死。”不少老年人因为知道自己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会随身携带药物。

  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就十分危险。

  年轻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本来就很少,总认为和自己关系不大,预防意识相当淡薄,再加上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因为心脏已经建立了侧支循环,发生紧急情况时心脏已经具有的代偿能力可保证部分供血,而年轻人心脏没有代偿能力,一旦血管痉挛,极易导致缺血性心肌梗死。有研究表明,25岁到40岁的患者死亡率高达70%。

  心脑血管疾病最好的治疗方式是预防。尤其是年轻人,一定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注重健康饮食,不吸烟、少喝酒,学会自我调节工作中的压力,把自己的工作节奏调整好。

  在饮食方面,少吃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和脂类、醇类含量过多的食品。

  此外,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体内脂类醇类物质会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因此,每天要适量运动。(李有明 张子青 马亚)

来源:  金陵晚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