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破解菜贱伤农难题

30.10.2015  10:51

  从台湾农会看如何发挥农民合作组织作用——

  新华报业网讯 为期三天的2015海峡两岸(江苏)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日前在镇江闭幕。此次展销会上,台湾农会和台湾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带来300多种精致农产品参展。众所周知,台湾农会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功能最全、运行最好的农民组织,对台湾农业从传统转向现代起了很大作用。展会期间,记者邀约台湾农会国际部主任郭利泉和省供销社有关专家,就台湾农会的做法以及对内地农民合作组织的借鉴作用展开交流。

  诚信第一,入会有门槛

  郭利泉说,台湾农会共分三级,一级农会就是全岛的台湾农会,主要功能是筹办农产品展销会;二级农会有22个,设在岛内的22个县、市,主要功能是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三级农会设在乡镇,共279家,普通农民加入的都是乡镇一级的农会,这一级的农会一般拥有供销、推广、保险、信用四个部门,有专人负责。

  “加入农会是有一定的门槛的。”郭利泉说,一个户籍或一个涉农机构成为一个会员,门槛是要有一分以上的农地。以前,想加入农会的农户和机构需要两名会员担保,现在则改为参加诚信保险。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会员不损害农会的声誉和利益。在台湾超市,顾客凭农产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就能查询出是哪个农会、哪个农户,甚至哪块地里生产出来的产品,农会的信誉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农会对会员也有严格的产品安全要求。多年来,台湾农产品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农超对接”很顺利,与农会要求的诚信保险密切相关。

  农民种养,农会帮销售

  除非农会指定种植或养殖某品种、并负责收购以外,加入农会的台湾农民在种什么养什么上是有自主权的。至于产品销售,农户可以选择自己在自由市场上出售,也可以交给农会到拍卖市场上拍卖。

  台湾农会有两大拍卖场,每天都有拍卖,有点类似内地的批发市场,参加竞拍的是各地商社,最终产品进入超市等。农民生产的产品不论数量多少,都可以交由拍卖市场拍卖,头天拍卖,第二天即可领到钱,由于有竞拍过程,一般情况下拍出的价格会比较好。

  “台湾农产品也有卖难问题。”郭利泉说,遇到农产品卖难时,会员可以找到农会,因为农会的销售渠道比较广。产品销出去以后,百分之八十的款项交给农户,其余部分留在农会作经费使用。台湾农会也有网络销售平台,近年来网销的农产品逐渐增多,不过到目前为止拍卖市场还是主要销售渠道。

  经常办班,推广新技术

  “台湾农会对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特别重视,这也是现在台湾精致农业不输于日本的原因之一。”郭利泉说,在台湾,县市一级农会承担农政业务,主要内容就是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这级农会有财政资金补贴。会员参加培训,食宿费和交通费全免;农会还组织妇女参加“田妈妈教师班”,在推广新技术之余,还普及厨艺。在这种推广机制下,好的品种往往很快能为农户所接受。

  台湾乡镇一级的农会都有信用部,除了不做基金以外,功能与银行相似,信用部吸纳存款,也放贷给会员,贷款分消费性贷款和生产性贷款。所谓消费性贷款,指会员需要购买农具、搭建农舍等,贷款额度控制在200万元新台币以下,农户不需任何抵押,这类贷款占到放贷总额的30%左右;生产性贷款指的是整个种养过程中投入所需要的资金,这是需要抵押的,贷款利率与银行相当,最近几年年利率一直在2.5%左右,不过财政资金会补贴一个百分点。

  早些年台湾也遇到过农民老龄化问题,后来台湾农会注意培养对农业有兴趣的年轻人,还定期去大专院校动员,因此,有一大批年轻人加入到农民队伍中;还有一批原来在IT领域的年轻人加入到农业,他们的到来使得台湾精致农业、观光农业发展速度大大加快。本报记者朱新法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