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农民合作社如何吆喝本地农产品

19.06.2015  11:11

 

市市场监管局近期调研发现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虽已突破1000家,但农产品名号并不怎么响亮。如何紧随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提升的步伐,进一步促其发展壮大、打响农产品知名度,成了当前一项新课题。

 

千余合作社出资额达18.33亿元

 

上月底,位于马桥镇集福村的靖江市旺谷植保专业合作社成立,这是我市第100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1000家。

 

自2007年8月,我市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金桥山羊专业合作社诞生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水产业、农机服务等诸多领域,8年间突破1000家,平均每年新增125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昨天,全市已有100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总额达18.33亿元。

 

红芽香沙芋专业合作社现种植香沙芋超2万亩,拥有成员近500户,是我市乃至泰州地区种植规模最大的芋头专业合作社之一;新桥镇森奈尔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和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设立研究中心,博士生驻地提供技术指导;靖江王宏鹌鹑专业合作社年产鹌鹑蛋3000多吨,年产值过亿元,带动千余人共同致富……我市有不少农民合作社发展得有声有色,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创品牌不能“坐井观天

 

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有种现象令人担心。市市场监管局数据分析得知,目前全市有200多个农产品商标,知名品牌寥寥,与周边县市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名气都落后于人。

 

这和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理念分不开。前几年,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掀起了注册商标闯市场的热潮,一时间,不少合作社都打出了品牌,但后续发展不尽如人意,相关负责人创名牌意识不强,仅仅满足于注册了商标,没有继续扩大规模打造品牌影响力,以此提高产品附加值。

 

令人尴尬的数据是,全市100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泰州知名商标几乎不见踪影。“合作社的规模上不去,也难以创名牌。”市市场监管局市场主体监督管理科科长徐文颖说。

 

为打响靖江农业品牌,市市场监管部门今年以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商标的培育和管理,在有关乡镇集中对合作社负责人进行品牌发展辅导,引导富有特色的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创品牌。

 

合作社抱团发展方有可为

 

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兴化、如皋等周边县市发展情况分析,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虽然有着农业资源相对较少、基础薄弱等不利因素,但可以抱团发展创名牌,化劣势为优势,打响靖江农产品品牌。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靖江香沙芋”就是很好的例证。

 

徐文颖介绍,我市农民合作社可以抱团注册集体商标,打造区域品牌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专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目前不少地方将打造农产品区域性集体商标作为培育农产品品牌的有效措施,我市市场监管部门近年来也在此方面作了不少探索,引导更多农产品申请注册集体商标。当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须改变传统观念,变单兵作战为抱团发展,以集体的叠加效应扩大靖江农产品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