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05.12.2014  13:18
        今年3月,南京市出台《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民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可通过确权登记办理“两证”,从而进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流转交易。这项改革让农民获得了看得见的实惠,从国土部门获悉,今年以来南京市已有20万农民办理了“红本本”。
        六合区成为宅基地和农房统一发证试点区。城里人买了商品房,办理了“两证”,不但可以出租出售,还能进行融资贷款,相比之下,农民的农房就一直没有这个待遇。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在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前提下,将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纳入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基本实现统一调查、统一确权登记、统一发证。
        “房地一体”、统一发证,农民对自己的宅基地和农房有了财产权。今年10月,我省开展农村宅基地、农房统一发证试点工作,六合区成为全省4个试点区之一。目前,该区正在开发不动产登记发证信息系统,并选取多个居民点开展外业调查工作。
        开展核查登记,已发放“红本本”20万宗。国土部门介绍,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含宅基地)的确权登记工作,可以明晰农村集体和农民产权,为我市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保障。
        《意见》下发以来,南京市开展了集体建设用地核查与登记发证工作。经核查,全市宅基地现有67万宗,其中,已登记44万宗、已发证20万宗、新增5万宗。
        农民领到了“红本本”,怎么把它变成看得见的钱?南京市将通过建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来帮助农民完成土地交易,农民在家门口的交易市场就可以完成产权流转。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3个区级、19个镇街交易市场。其中溧水区级交易市场今年已实现5笔交易,总交易额2113万元;高淳区已实现区镇两级交易市场全覆盖;六合区依托公共资源交易站开展产权交易,总交易额已达到3.7亿元。
        目前,由市委农工委起草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送审稿)》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一旦实施将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户籍通迁,当不当城里人农民自己选择。从12月1日起,南京市户籍市域范围内户口实现通迁。对于郊区农民来说,今后迁户进城,不但没有阻碍,退出宅基地还能获得补偿。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南京市已出台《南京市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利用暂行办法》,农民可以决定退出宅基地获得一定的补偿。只要是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外、不符合土地综合整治条件的,使用权人申请自愿,该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建(构)筑物即可退出。
        同时,针对农村宅基地确认登记以及相关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遗留问题,国土部门已经制定了《关于妥善解决农村宅基地遗留问题确认登记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坚持一户一宅的原则,进行核查、登记、发证。
作者: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