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设施农业千万亩 年废弃薄膜可覆盖4个太湖

02.01.2015  14:21

  年弃薄膜可覆盖四个太湖

  时值隆冬,淮北大地的气温早已降到冰点以下。2014年12月22日,记者来到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跃进村,趁着好阳光,农户陈孝坤正忙着掀开钢架大棚上的毛毡子,给自家9个西红柿大棚“晒太阳”。

  厚厚的毛毡子下,是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别小看这张膜,它能使地温上升,提高种子发芽生长的速度,可以提前让瓜果上市,增加经济效益。

  棠张镇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有设施农田3.5万亩,是徐州乃至全省闻名的“蔬菜之乡”。 蔬菜大棚棚连棚,膜接膜,远远望去,宛若“白色的海洋”。

  统计显示,江苏2013年设施农业面积达1050万亩,居全国首位。其中,绝大部分的设施农业,大棚和塑料薄膜都是“标志性”元素。

  “我们这里的大棚都是两层膜,遇到大冷天,有的要盖三层。”陈孝坤告诉记者,大棚薄膜从内到外分为1膜、2膜甚至3膜,1膜必须每年更换,如果没有明显毁损,淘汰下来可以当做2膜或者3膜再用上两年。

  说起一年一换的大棚薄膜,棠张镇的农资经销商王磊算了笔账:以一亩地的薄膜计算,展开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如果把棠张的3.5万亩蔬菜大棚薄膜全部摊开,就有40平方公里,算上两层膜,可以盖满这个方圆80多平方公里的镇子。以此测算,全省每年消耗大棚薄膜的展开面积约有10605平方公里,相当于150万个足球场大小,可以覆盖4个太湖!

  废弃的薄膜去哪了

  感慨“大棚盛景”的同时,记者不免好奇:用过的薄膜都去哪儿了?更多的是担心,这么多塑料薄膜,会不会造成大面积的“白色污染”?

  “扔?一个三亩半的日光温室大棚,废弃的塑料薄膜扯下来都可以卖700多块钱,你舍得扔!”王磊说,一亩地的大棚薄膜重约72公斤,淘汰后卖给回收站,农户还能每公斤赚几块钱呢。

  就在离陈孝坤家大棚不到两公里的田河村,记者找到了一处农膜回收站。推门进去,只见占地2亩的小院里堆满了半人高的大棚薄膜。村里农户康继德正开着农用三轮拉着一车废弃的大棚薄膜来卖。“这一车有100多公斤,最后卖了480块钱。”康继德说,家里5亩大棚,年后还能再卖三四车薄膜,从来舍不得扔。

  回收站老板名叫张忠和,他说,废弃大棚薄膜每公斤价格从3.7元至4.6元不等,光在本地,一年可以收300吨左右。“销路主要是送到安徽、山东等地的加工厂,可以做成200吨左右的塑料颗粒,然后再加工成地膜、塑料钵等几十种农资。”在这家回收站,记者看到这些塑料颗粒的样品:米粒大小,黑色。

  长期经营农超对接、在睢宁建设万亩蔬菜基地的南京润果农业公司董事长蔡金陵说,这些薄膜中加入了消雾和流滴等功能的多种化学杂质,并不能降解,回收利用是主要出路。令人担忧的是,初次回收的塑料颗粒一般可以做地膜,二次回收的还能做塑料桶,但到最后,这些废弃塑料的出路仍然是个问题。记者了解到,与可回收的大棚薄膜相比,覆盖在土地表面用于增温保肥、节水防草的地膜更是农村“白色垃圾”的一大元凶。地膜的厚度普遍在0.006毫米,只有大棚薄膜的十分之一厚,其老化快、易破碎,人工捡拾清理十分困难,而且重量轻,利用价值低,回收站也不愿意收。在苏北一些农村的大田蔬菜种植中,地膜往往就在翻地时被翻到了地下,有的还被吹到路边成为“星星点点”的垃圾。

  勤劳的农户们也许不知道,地膜的降解周期为200至300年,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中国农科院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长期覆膜的农田土壤,平均每亩地膜残留量在5至15公斤。据调查,我国耕地中地膜残留量有100万吨之多,连续使用5年而不及时收捡弃膜的土地,每亩残留量超过30公斤时,可使番茄、辣椒分别减产34%、25%。更可怕的是,这些毒性垃圾渗入土地、河流,不仅损害农村人的健康,也将污染城里人喝的水、吃的菜,最终将无人能够幸免。

  使用可降解地膜已成共识

  如何彻底破解这一“白色困局”?推广应用可降解地膜已成为业界共识,但目前面临多个“拦路虎”。记者从铜山区农工委了解到,几年前,徐州曾有厂家推广销售可直接喷洒的生物全降解液体地膜,这种地膜能被土壤中的细菌吸收,完全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但最后都偃旗息鼓。原因有二:一是老观念在作祟,农民总觉得“看不见”的生态地膜不可靠;二是成本太高,全降解地膜售价比普通地膜高出3到5倍,农民用不起,没热情。

  实验表明,0.008毫米以上的地膜可以做到回收,如果地膜厚度达到0.01毫米,回收率可提高到90%。2013年底,甘肃省就通过了《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要求推广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的地膜,今年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将首次突破75%。相比之下,针对白色污染,我省只出台过《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其外延并没有扩展到塑料制品使用面广量大的农业生产领域。

  “政府无形的手,对现代农业的扶持‘角度’也要赶快转型。”蔡金陵说,以往涉农资金扶持的都是生产性农资,在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当下,应迅速使用政策杠杆,对可降解薄膜、生态地膜等环保性农资的推广进行补贴扶持,形成示范效应。

  棠张镇一位村书记则认为,除了强化环保宣传、推广环保农资外,更要加强清运回收体系建设。建成一个正规的垃圾填埋场需要上千万元资金,靠村镇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由于农村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作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地方财政。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村经济普遍困难的现状下,垃圾处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垃圾没有最终的出路,农业生产造成的白色污染就不可能绝迹。”这位村支书担忧地说。

编辑: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