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姜堰模式”撑起农业发展保护伞

20.12.2016  21:39
        姜堰区坚持政府与企业联保齐抓,以农业技术服务为基础,建立起区镇村三级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覆盖,为广大农民撑起了农业发展的保护伞。
        在罗塘街道的朱云村,记者见到了姜堰小军家庭种植农场负责人朱小军,他正在察看小麦苗情。水稻1个月前收割完,小麦刚刚种下,今年多雨的天气,没少让朱小军操心。夏收期间,虽然他的300亩小麦减产,损失不小,但是朱小军并没有很失望。去年,他承包300亩土地进行规模种植,罗塘街道财政主动给他投了每亩保费22元,保额550的农业保险,自己没拿一份钱,却享受到了农业保险带来的好处。
        近年来,姜堰区积极顺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全区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2011-2015年,全区累计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2亿元,其中稻麦油保险保费收入每年稳定在2200万元左右。在保费收入提升的同时,五年来,全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理赔金额8634万元,受益农户达5.85万人次。今年夏收期间,由于受持续降雨等恶劣天气影响,部分小麦田块出现倒伏、发芽等灾情,经核查,全区小麦受灾面积约14.7万亩,折实面积9.06万亩,共理赔资金1386万元。
        扩面还要增效,姜堰区遵循政府主导、商业运作模式,在对水稻、小麦、油菜实现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险种。姜堰天皓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园庆就尝到了其中的甜头,他给28亩水稻秧苗投保了水稻育秧保险,350亩大棚投保了高效设施农业险,真正实现了花小钱保“平安”。
        近年来,姜堰区抢抓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契机,以构建新型农保服务体系为基础,全面加强政策、险种创新和扩面提标工作,区政府成立由分管负责人任组长,建立了区农委、财政局、人保公司、各镇(街道)、村级农保服务点的三级服务网络,聘请村干部、合作社负责人担任协保员,积极为广大农户服务,高效设施农业保险(不含肉鸽)农户自缴保费比例统一降至20%,其余费用由区政府和人保公司承担。目前,全区共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25个,高效设施农业险种的22个,列入省财政奖补目录险种20个,2013年、2016年相继开发并办理了肉鸽保险全省第一单、水稻育秧保险全国第一单,保险险种基本涵盖了主要农业产业、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容易造成较大损失的灾害风险。